合资品牌,只有大众还够强势?
合资品牌方面,给出具体年度销量目标的是除了丰田之外,一汽-大众给出了200万辆的目标。以目前来看,一汽-大众的200万辆目标,也同样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虽然目前已经达成100万以上的销量,但同样很难达成年度目标。
一汽-大众是目前合资品牌中唯一一个在1-8月累计销量突破100万的合资品牌,市场份额超过9%,累计销量领先比亚迪(截止8月)近20万辆;但,一汽-大众同比下降了6%,而且它的年度目标,定在了200万辆。
一汽-大众在今年投放的车型有很多,包括全新速腾以及全新宝来等,这些车型在很多方面都做出了明显的革新性改变,整体产品实力大幅度增强。宝来在8月份销量23931辆,同比增长80.6%;速腾8月份销量21916辆,同比增长67.9%。
但在二季度刚开始的时候,也因为供应链和疫情影响,单月销量下滑至8万辆左右,随后5月-6月逐步恢复常态。目前来看,接下来只要速腾、宝来这些走量的产品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至少能保住今年中国市场的销量冠军,冲击年度目标可能还相差甚远。
延展一句,能不能成功守住年度销冠,也得看比亚迪销量能不能持续走高。
没有发布2022年具体年度目标的本田,两家合资公司广汽本田1-8月完成了48.97万辆的销量、东风本田则是46.11万辆,分别上涨1.9%和下滑9.1%。在经历5月份疫情和供应链影响之后,5月份本田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除了这两方面因素之外,本田今年更注重全新纯电车型的投放。
广汽本田发布e:NP全新纯电品牌以及旗下首款纯电动车e:NP1极湃1,售价17.5万元起,同样采取了线上直销模式。东风本田领先一步,e:N品牌首款车型e:NS1于4月26日上市,补贴后售价17.5万元—21.8万元。
综合来看,在受到国产品牌冲击之下、疫情、供应链问题,以及合资品牌面临的新能源转型问题。让众多合资品牌在2022年内,销量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新势力们低调很多,但也很难实现?
与大企业们相比,新势力们的2022年销量目标就显得很低调、很务实。蔚来,今年全年目标交付15万辆、小鹏汽车确保交付25万辆,冲击30万辆、理想原定20万辆,下调15%至17万辆。
依靠单车销售的理想ONE,截止到8月份,总共累计售出7.53万辆。说实话,靠一款车卖到接近8万台,在新势力当中,表现相当不错。但之后的几个月时间,要想达到17万辆的年度目标,存在一定困难,但好在理想L9和理想L8都会相继交付。
即便无法达到17万台的销量,也很有可能超过去年的9.1万辆成绩,值得期待。
蔚来,15万辆以上的目标,已完成8.24万辆。这是蔚来今年1-9月的累计销量,距离完成目标还差6.76万辆,留给蔚来的时间还有3个月,也就是每个月要交付2万台左右,才可能完成年度目标。
在9月30日,蔚来ET5车型正式开启用户交付。这样一来,三款新车ET7、ET5、ES7全部进入量产交付阶段,这三款车能否把蔚来的销量带入新的高度,与其期待一下今年第四季度的交付量不如观察一下三款车的订单量,度过爬坡期,起到销量提振作用或许会在明年第一季度开始体现。
年度目标定在保25万,冲30万的小鹏汽车,是三个新势力品牌中交付量目前最好的;今年1-9月,小鹏汽车累计交付超过9.8万台,已经追平去年全年交付量。今年前9个月,小鹏汽车仅在2月份、4月份和9月份销量不到1万辆,分别为6225辆、9002辆和8468辆,其余月份的销量都超过1万辆,其中6月份销量15295辆。
随着小鹏G9的开始交付,接下来3个月的时间内,小鹏可能还会创造今年的单月交付记录。但要想完成今年的KPI,可能还有些距离。
从整体来看,三家新势力品牌已经在今年开启了属于他们各自的“2.0”时代,迭代车型、高端化车型的陆续推出,都让他们在新能源市场中更具竞争力,虽然还没有具备像比亚迪那样大批量交付的能力,但已经度过了从0到1的阶段。
作者丨路咖汽车
原文标题 : 谁会是今年销冠?新势力中可能是小鹏,比亚迪和大众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