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接连失利的尝试
宝马真正走向电动化的起点,是从“i”品牌开始。
2011年2月,宝马集团正式向外界发布了一个名为“i”的新能源品牌,“BMW i代表着高档汽车市场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其就是为电动车而生的品牌。”宝马集团负责市场销售的董事伊恩·罗伯森在彼时发布会上如是表示。
由于彼时特斯拉才登陆美股市场不久、旗下Model S还未发售,宝马也被视为在传统车企中率先向电动化布局的车企之一。正因这样,宝马对于新能源领域有着较大的野心——到2020年时,宝马新能源产品将会达到15%-20%的市场占有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宝马早于i品牌就已对产品做起了研发,根据伊恩·罗伯森介绍,相关的产品在2007年就已开始研发,随着这一品牌的发布,旗下的两款产品——宝马i3和i8也同时向外界亮相。
宝马i3(左)和i8,图源宝马中国官微
相比于宝马此前的产品,i3和i8在整体设计和外观方面,都更加符合新能源汽车市场主流审美。前者定位为纯电动微型车,类似于奔驰Smart,试图打造为有利于城市道路内通勤的代步车。
i8更加瞄准了高端豪华赛道,在车型定位上选择了两门轿跑设计,整体车身具有流线型,售价由于标准版和高配版不同,价格区间为198.8-218.8万元。
基于这两款车型属于宝马真正步入新能源领域的开山之作,再加上产品上都选用了碳纤维结构来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车身的重量,凭借这些,这两款车型在正式发布后,很快就成为了颇受关注的明星车型。
虽然拿到了噱头,但两款车并未实现“1+1>2”的效果。
据公开数据显示,宝马i3自2013年上市后,截至2016年分别实现销量为311辆、16025辆、24057辆、25528辆;而i8于2014年上市截至2016年11月,其销量仅超过10000辆,由此可见前者贡献了绝大部分销量。
屋漏偏逢连阴雨。从2016年开始宝马i品牌的创始团队开始分崩离析。当年年初,宝马集团工程副总裁、i系列研发总工程师毕福康率先跳槽到中国,摇身一变成为了造车新势力拜腾汽车的联合创始人与CEO。
其后,i品牌系列研发工程师德克·阿本德罗特、总设计师本诺特·雅各布和产品管理经理亨德克·文德斯也被毕福康邀请,一并离职加盟了拜腾。
由于创始团队接连出走,i品牌的研发工作开始陷入停滞之中,从2015到2018年底,在i3和i8的基础上,宝马仅推出了i3s和MINI COOPER SE两款纯电动车型。
而作为宝马新能源昔日销量担当的i3,到了2019年销量也开始陷入颓势中,当年销量实现近4万辆,同比虽然增长了13%,但相比于此前的普遍处于15%以上的同比增幅,增速放缓明显。此外,从2017年开始,该车型的年销量增长也开始走向下坡路。
2015-2019年宝马i3销量同比变化走势,数据来源于公开数据,连线出行制图
会有这样的现象也正常。放眼2019年的新能源市场,除了特斯拉、“蔚小理”等新秀的快速增长,奔驰、奥迪、丰田和本田也都开始积极布局新能源产品,面对这些玩家的围攻,仅有160公里续航的i3自然无法获得多大优势。
i3和i8失利后,宝马并未放弃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于是在2020年发布了旗下新一代车型宝马iX3,按照彼时官方介绍,这一车型搭载了第五代BMW eDrive电力驱动系统,相较于此前车型在功率密度、续航里程、轻量化都得到了提升,以至于被业内视为宝马在新能源领域进行加速的“重磅武器”。
但这款车型自当年9月发售后,并未得到很好的销量。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宝马iX3上市次月销量仅为172辆,2020年总销量仅为1666辆。而到了去年,宝马iX3全年销量为22446辆,反观同级别的比亚迪唐新能源和蔚来ES6同期销量分别为50075辆和41474辆,差距明显。
iX3无法实现销量突破,也是因为其本质上是基于燃油车宝马X3的基础上改造而来,换句话说也就是“油改电”的产物。此外,其续航里程最大仅能达到500公里,在目前600公里为及格线、冲击1000公里续航里程的新能源汽车战场上,这一续航里程表现可谓是毫无竞争力。
看到iX3并未取得突破后,宝马又在去年底发布了宝马i4试图改变现状,虽然目前无法查到这一车型的销量数据,但在业内看来i4很大概率会步iX3的后尘,因为i4同样是一款“油改电”的产品——基于燃油车宝马4系改造而来,以至于有网友评价道“都2022年了,还玩油改电套路?”
宝马i4,图源宝马集团官微
如今,宝马i3和i8已经被宝马宣布停产,具体分析可见《i8、i3停产,宝马新能源汽车“起了大早,赶了晚集”》一文,而iX3销量依旧颓势、i4不被看好。由此可见,宝马此前在新能源领域的种种布局和尝试,均已处于失利之中。
也正因如此,为了改变自身新能源业务的困局,宝马只好把更多的筹码和希望,押注在目前正在快速向前发展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