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电动车生死劫有没有“解”?

汽车公社
关注

谁最危险?谁最有机会?

因此,卫金桥也进一步做了总结,合资公司电动化缓慢现状背后的原因,包括结构、中外双方不够努力、职业经理人短视等问题。他也提出拷问,如果合资电动车不能快速推进,那么合资品牌在传统市场保持的优势,会不会在电动车市场而失去?

贺球辉认为5年之内不变肯定会败,郭登礼称5年都久了,3年差不多了。他表示,自主品牌的更新换代周期越来越快;合资品牌用传统思维逻辑油改电想占领市场;合资品牌需要重整产业链才行;全球总部到中国市场电动车战略左右摇摆导致今天的结局。

徐峰则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他以大众为例,大众目前是合资品牌电动车的销量天花板,但还是不满意,它整体体量很大,但是电动车不能填补燃油车下降的空白,因此大象转身很难。丰田体量适中,并且电动化步骤比较稳妥,所以丰田和本田还是有希望的。

卫金桥总结道,韩法企业油车基础不够,大众油车优势太明显,日系公司有些麻烦,但好在反应快。合资公司的想法是在巩固油车优势后,亦步亦趋的发展电动车,这种想法很好但是市场不买账。

郭登礼认为,合资品牌的电动化战略规划还是值得商榷,其产品是否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用传统渠道卖电动车是很难的,营销、服务是否能够更加接地气,商业模式是否厘清,这些都是问题。

他继续抛出观点称,中国的优势是三电优势和车机优势,在这种产业链的优势下,合资品牌不与中国公司合作肯定无法适应中国市场。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崛起,不以品牌而是以产品为导向,所以合资品牌的品牌优势不再。

卫金桥表示,大众并不是不想改变,没有哪个合资公司比大众汽车更有资格了解和深入中国市场,但弊端是在中国没有研发中心,所以才开始慢慢改变做独资或者合资科技公司,它用不同的商业模式介入进来。

合资公司这么多年来,用油改电的模式在中国市场发展是与市场规律相悖的,所以它们的产品受尽了消费者的口诛笔伐。合资公司在中国市场习惯用产业链习惯来推动发展,但是像比亚迪和特斯拉这些重构产业链的企业,才被市场认可。本土化战略出现了重大偏差,才导致合资公司在中国市场进退两难。

谁最危险,谁最有机会?

贺球辉认为,韩系相对来说压力是最大的,大众的油车的缓冲力还是能够撑几年。日系里面有分化,两田还算比较稳,马自达和三菱就不太行。上汽通用的危险度在不断加深,五菱无法给通用做支撑。

徐峰补充道:如果合资品牌还有希望的话,我还是看好大众,毕竟它再怎么差也是矮子里面的高个。

郭登礼则用美系品牌做举例,外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目前走的是一条线,它们的电动化转型是在解决能源问题。最危险的是美系,典型的美系车在美国市场有“高大上”的特性,但是特斯拉走的“智慧、轻巧、灵敏”的出现冲击了美国消费者的心智。

可以说,这四位主理人都认为所有合资品牌都有危险,只是程度不一样。

卫金桥总结称,合资品牌在2020年还处于第一阶段,主要以油改电为主。2023年才更重要,随着零部件供应商改变开始,合资公司也从自身的渠道、营销、体系的优势之后,调整战略去市场竞争,开始反扑。2026年以后合资公司痛定思痛用成本的能力渗透,这才是合资公司唯一的道路。

       原文标题 : 合资电动车生死劫有没有“解”?丨直播说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