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能消化吗?明年咋办
之所以年底进行压库,除了完成销量目标之外,年底也是中国汽车消费的一个常规小高潮。所谓有钱没钱,回家过年。由于今年农历新年较早,购车压力进一步集中在12月份,这也促使即使有客观因素影响的情况下,依旧进行提前布局。同时,今年年底还叠加了燃油车购置税政策以及新能源车购置税补贴的buff。由于明年的政策情况暂不明确,由此催生出的购车潮,也在预估范围之内。加上传统购车旺季金九银十的需求压制。总之,11月份经销商虽然承受了极大的库存压力,但泄压阀基本已经打开,一切需要等到12月的数据来到之后才能下结论。
不过,即使12月份的泄压效果不错,那明年怎么办呢?这个我们需要参考一下历史情况。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超过60%的库存预警指数高吗?高,但并不是没出现过。回到压库这个话题,历史上并非没有“玩过火”的时候。比如2004年,彼时国内乘用车市场销量不过300万辆左右的水平,而据相关报道,当时的库存约达到50万辆。数据比较详细的是10年之后,2014年11月,国内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高达65.7%,而在12月份这一数值降至55.5%(这个走势是不是非常熟悉)。
即便如此,当年除了大众、通用等车企之外,大量主流合资车企都没能完成自己的年度销量目标。而在来年(2015年),包括宝马、奥迪、奔驰在内的豪华品牌经销商网络更是直接“起义”,最终以BBA各自向渠道“补偿”数十亿元不等落幕。
从过往的经验可以看出,虽然库存预警超过荣枯线,但庞大且坚实的中国汽车经销商渠道,其承压能力或许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强。但与之相对的是车企对于市场的把握与尺度拿捏的水平。相比于几年甚至十几年前,国内车企在这块的眼光相信也磨炼得更为出色。其次还有一点不同。那就是相比此前跑马圈地的时代,目前大家要做的是撑过眼前的局面。这种带有同舟共济色彩的背景,应该也能迸发出更强的驱动力。对于整体车市而言也是如此,虽然明年的政策情况尚不明确,但年底应该值得期待一波相关利好的延续。
作者丨阮嵩
原文标题 : 从缺芯到爆仓,车市过山车,谁的4S店多谁就赢在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