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长安深蓝急迫地亮出了2022年12月的成绩单,在仅推出SL03系列的背景下,交付量达11650台,环比增长42%。
按照官方说法,自2022年8月上市的5个月内月销量破万,成为国内最快实现交付破万的新能源品牌,直接喊出“深蓝速度”的口号。
但跨过“车企生死线”的另一面是,长安深蓝迫于新能源补贴政策的彻底退出,2023年的第一天便上调了SL03售价,纯电车型和增程车型涨幅为3000元-6000元。
形成反差的是,同一价格区间的直接竞争对手特斯拉Model 3再次迎来降价,跌破23万元,为整个赛道带来压力。
尽管长安深蓝的销量不断提升,但与竞品相比,价格优势正逐渐丧失,品牌影响力也略逊一筹,且缺少亮眼核心技术,这些都是影响其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没有了性价比作为卖点,如何找到下一个差异化特色,成了摆在深蓝面前的难题。
月销量破万的悲欢
从2009年下线第一辆电动车奔奔开始,长安汽车就一直在新能源道路上行驶,但陆续推出多款电动车型,始终没什么突破。
直到2017年,长安找到一时困顿的蔚来,成立长安蔚来,准备在智能电动车上大干一场。但后续蔚来解除了资金层面疑虑等原因,最终合作项目搁浅。
2021年,长安又牵手华为、宁德时代将长安蔚来项目“复活”为阿维塔,但三方加持下的阿维塔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可以说在深蓝推出前,长安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只属于自己的纯电动汽车品牌。深蓝的诞生,自然扛起了长安汽车的新能源大旗。
而从2022年8月首批交付,到12月销量破万,这对于在新能源市场长期表现平平的长安来说,确实值得兴奋。
不过靓丽的表面数据,实则经不起仔细推敲。
首先按照官方说法,深蓝SL03在公布售价后33分钟就收获了10000台的订单,在2022年9月上旬,再次对外披露的订单数据为突破40000台。从这两个数据看,显然是一辆深受市场欢迎的爆款车型。
如果说由于供应链限制和产能爬坡的原因,造成深蓝SL03的8月和9月交付量较低,那手握超过40000台订单的深蓝在10月依旧没有把销量提高到预期,甚至上市后5个月时间也仅卖出2.7万辆。这不禁让人怀疑,当初所说的40000台订单究竟有多少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销量。
另外不能回避的是,深蓝SL03与同级别同期上市的比亚迪海豹相比,两者销量相差甚远。
根据公开数据,比亚迪海豹2022年8月上市至今的月销量分别为1726辆、7473辆、11267辆、15356辆、15378辆,而与之对应的深蓝SL03销量则为879辆、2708辆、6384辆、6344辆、11650辆。海豹销量早在10月便已破万,且目前稳定在月售1.5万辆左右。
还有一点是销量占比问题。根据第三方汽车网站成交价数据显示,深蓝SL03售价为17.19万元的增程版和售价18.99万元的515纯电版均有999+条成交信息,而售价更高的705纯电版则仅有88条成交信息。
也就是说,深蓝SL03的车主中购买廉价版本的占比较高,而这些群体也大多对价格更为敏感。
那么在同级别竞品特斯拉Model 3大降至23万元以内,SL03价格上涨3000-6000元的新变局下,深蓝对这些潜在目标消费者还能有多少吸引力?
当然,如果单看深蓝近一段时间的销量表现,5个月破万确实值得欣喜,但放在整个市场,这个成绩确实平平,且背后折射出的也是深蓝SL03难寻亮点的产品力。
均衡中难寻亮点
如果非要给深蓝SL03打上一个标签,那一定是均衡。从三电到智能化再到底盘设计等等,虽属主流,但少了一个鲜明的记忆点。
续航方面,深蓝SL03提供了不同的选择,增程版续航1200公里,略低于理想L9的1315公里;纯电车型中有515公里和705公里两种续航可选,电池容量分别为58.1 kWh和79.97 kWh。
按照当下市场情况,500公里左右续航的车型主流价格普遍在20万元左右,比如零跑C01的标准续航版为19.3万元,小鹏P5 550 G售价为19.3万;而超过700公里续航的车型,售价则拉到了23万以上,例如零跑C01的717KM续航版本售价为23.18万元,比亚迪汉EV创世纪版715KM前驱尊荣型价格为27.18万元。
乍一看,深蓝SL03在相同续航下售价更低,不过无论是小鹏P5、P7还是零跑C01采用的都是NEDC续航,数据表现要比深蓝SL03所采用的CLTC续航标准更真实一点。去掉水分后,深蓝SL03电池性价比算不算高并不好说。
可查数据显示,SL03增程版宣称CLTC状态下纯电续航是超200KM,但工信部给到的WLTC纯电续航165km,打了近八折。
在智能驾驶方面,深蓝SL03目前售价较低的增程版,不支持高阶智能辅助驾驶服务选装;两款纯电车型,则提供了标准版以及高阶版两种选装方案。
标准版的属于主流L2级辅助驾驶水平,不再过多赘述。而想要有更好的智能体验,就需要花费2万元选装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硬件,然后启用订阅功能还需要单独花费5000元(限时免费)。
另外像智能钥匙、前行李箱等配置都是需要选装才能实现,而将这一套常用配置搭配下来,整车落地价格已超20万元,显然在这个价位上与Model3、小鹏P5系列等新势力车型相比,深蓝SL03的性价比就显得没那么高了。
值得一提的是,选配深蓝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的车主可订阅NID3.0领航智驾辅助系统。目前市场中实现高速领航的企业只局限于头部新造车企业,这也算是一个小惊喜。但是对于高阶智能辅助驾驶服务供应商,深蓝一直没有公布。所以该服务是否安全可靠,这对消费者来说需要暂时打个问号。
至于底盘系统和电池包技术上,深蓝SL03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式悬架,属于这一价格区间大部分中型车会用到的架构,配合稍显落后但还是主流的MTP电池包技术,整体无功无过。
但再看其竞品,海豹所采用的CTB技术(电池上盖与车身地板集成)、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配置可以算得上比亚迪最领先、最豪华的组合;即便是与价位基本持平的零度C01相比,后者采用的一体式CTC技术(电池单体底盘集成)也算一个亮点,增强车内空间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整车刚度。
整体来看,长安深蓝首款车型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没有感觉。比起“500万以内最好”的理想L9、“超越百万级豪车”的问界M7,深蓝SL03无论在营销层面还是产品层面都难找到亮点。
大多数新能源车企在讲到未来技术时都会大谈特谈,生造不少概念性词语,但长安在这方面却仍然保守得有些无奇。
押宝增程尽显平庸
前不久,长安汽车发布了全新能源及电动化解决方案——长安原力技术,包括“原力智能增程”和“原力超集电驱”两项重磅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与业内备受关注的特斯拉AI Day、蔚来NIO Day、小鹏1024相比,长安“秀肌肉”的方式过于粗糙,仅在三分钟左右的视频里,试图解释“181+95%+1200+-30”等一系列数字背后的科技成果,甚至没有举办线上或线下的发布会活动,而是以董事长朱华荣朋友圈广告的形式发布。
即便如此,2023年长安意图靠增程逆袭发展新能源的想法,算是已经摆在明面上了。据长安新能源CEO邓承浩的介绍,深蓝的增程和纯电车型销量占比结构中,轿车预计是6:4,SUV预计将达到7:3。也就是说,在长安深蓝的产品结构中,增程车型将成为重要销量来源。
而在「科技新知」看来,长安若想通过“原力技术”使深蓝跻身主流混动车市场,还需要直面技术以及非技术方面的众多难题。
首先横在面前的第一座大山,就是在插混技术大行其道的当下,用户还未消除“增程式就是落后技术”的成见。
从大众中国CEO冯思翰炮轰理想ONE的增程式是“最糟糕的方案”,到去年7月魏牌CEO李瑞峰“对战”余承东时所说,“增程式混动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再大的嘴,也不能大放厥词。”时至今日,增程式依然是一种饱受争议的新能源技术方案。
事实上,早期雪佛兰和奥迪等传统车厂率先量产的增程式车型,被后来丰田的油电混动吊打,再到现在以比亚迪、长城汽车为代表的插电混动后来居上,靠着成本和油耗经济性上更有优势,吃下了市场大把份额。
所以在「科技新知」看来,发展增程路线能否助力长安加速,主要还是看原力增程技术运用到量产车型上的优化能力,简单来讲就是能否实现生产的低成本和驾驶的低油耗。
当然,深蓝乃至整个长安汽车想要在新能源领域闯出一番天气,还需要搭建更多长板。
此前主打增程的理想ONE和问界都成了爆款,一定程度上并不完全依赖市场过渡期的红利,否则主售增程的东风岚图也不会一直处在不温不火的状态,其原因与精准的产品定位、智能化体验、渠道等都有关系。
例如理想之所以热销,一方面是对增程方案的坚持,使用户一说到增程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理想ONE,但另一方面还离不开精准的“奶爸”定位以及更胜一筹的智能化体验;而问界更不必多言,在华为智能技术赋能和智选渠道加持下,很难不火。
所以对长安而言,深蓝未来是否能够大放异彩,除了需要“原力技术”高效赋能外,也要诉诸技术之外的众多方面。
整体来看,长安汽车在新能源领域一直未做出什么亮眼成绩,被寄予厚望的深蓝虽然跨过了生死线,但无论是营销还是产品配置,亦或是核心技术上都缺乏记忆点,新的一年如不加足马力狂奔,依然很有可能被拉下队来。
原文标题 : 月销过万,长安深蓝还没跨过“生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