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度哥
作为曾经的新能源汽车一哥,北汽蓝谷(600733.SH)却在新能源浪潮中渐渐掉队了,不仅销量上涨难,还多年身陷亏损泥潭。
根据北汽蓝谷最新发布的业绩预亏公告,公司预计2022年净亏损为52亿元~58亿元。综合往年数据,从2020年开始,北汽蓝谷持续亏损,2020年、2021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64.82亿元、52.44亿元,3年时间累计亏损至少有169.26亿元。
同时,北汽蓝谷的销量并没有实现突破。产销快报显示,今年1月北汽蓝谷共销售了2125辆汽车。作为北汽蓝谷重点发力的极狐一直未见起色。乘联会数据显示,1月,极狐阿尔法T和阿尔法S两款车加起来的销量只有400辆。
按照极狐汽车官方的说法,去年全年,极狐销量破1万辆。这样算下来,月均销量还不足1000辆,距离原定4万辆的年销量目标有着不小的差距。
作为最早一批进入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北汽蓝谷为何会逐渐掉队,未来还有机会重回巅峰吗?
1
持续亏损
北汽蓝谷有着风光的履历,它的前身是2009年开始独立运营的北汽新能源,是我国首家独立运营、首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首家进行混改所有制改革和首批试点国有企业员工持股改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在2019年时,北汽蓝谷的销量还遥遥领先,共销售纯电动汽车150601辆,问鼎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的宝座,并且连续7年保持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一。
然而,当国内新能源市场逐步发展,越来越多新老势力涌现出来之后,北汽蓝谷的光环就变得越来越弱。到了2020年,全年销量仅有25914辆,可以说是断崖式下降。2021年销量虽然稍有回升,实现26127辆,但也还是无法与之前相提并论。
2022年初,北汽蓝谷给自己定下的年销量目标为10万辆,其中包含极狐汽车4万辆。据2022年12月产销快报,北汽蓝谷全年销售量为50179辆,远不及目标量。
伴随着销量的走低,北汽蓝谷的业绩情况也变得不太乐观。2016年-2019年,北汽蓝谷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3.77亿元、132.50亿元、180.91亿元和235.89亿元,成长态势良好,净利润分别为9480.12万元、5940.13万元、1.55亿元和9201万元,虽说不停波动,但也尚且处于盈利状态。
但从2020年开始,北汽蓝谷就出现净利润亏损的情况。2020年、2021年北汽蓝谷营收分别为52.72亿元、86.97亿元,亏损分别为64.82亿元、52.44亿元,加上去年预亏的52亿元~58亿元,北汽蓝谷近3年至少亏损169.26亿元。
对于2022年大幅亏损的主要原因,北汽蓝谷表示,一是受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动力电池等零部件成本上涨,挤压了利润空间;二是产品销量还处于快速提升阶段,规模效应并不明显。同时,为了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公司在技术研发、品牌渠道建设上持续投入,对业绩产生影响。
连年亏损下,北汽蓝谷的资金也有些吃紧。目前北汽蓝谷还没有公布截至2022年底的情况,但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末,其在负债方面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有22.81亿元,短期借款有62.27亿元,长期借款有60.35亿元。
截至去年第三季度末,北汽蓝谷的资产负债率达到76.53%,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只有43.02亿元,不足以覆盖短债。
虽然现在新能源汽车企业亏损是正常现象,但谁也经不起持续的亏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有不少投资人都对北汽蓝谷的未来表达了担心,甚至有人提问,北汽蓝谷2023年年报发出来后,会不会被ST。
2
艰难自救
我们分析北汽蓝谷的发展史可以发现,过去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尚未成熟的时候,其选择以网约车市场为基础,布局新能源汽车,推出的EX、EV、EU、EC等系列车型定价大多在15万元以下。
在政府采购以及滴滴等平台的支持下,北汽蓝谷很快发展成为了新能源市场销量的龙头。但后来在网约车市场饱和以及新能源补贴退坡的情况下,北汽蓝谷不得不谋求转变,试图用更高端的品牌来打动C端消费者,结果却一直未见什么成效。
极狐汽车就是北汽蓝谷推出的高端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车型定价基本在25万元以上,目标客户群体为勇于探索、拥抱挑战的“严肃的冒险家”。
从一开始,极狐品牌便与华为绑定在一起。在2017年9月,极狐汽车与华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并于一年后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之后又设立了“1873戴维森创新实验室”,共同开发面向下一代的智能网联电动车技术。2021年4月,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正式发布;2022年7月,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开启批量交付。
此前为了打开声量,极狐在品牌宣传上大笔投入。去年初,王秋凤升任极狐汽车总裁,主导极狐冠名了多场演唱会,前三季度的销售费用达14.66亿元,同比增长43.44%,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25%。
不难看出,极狐承载着北汽蓝谷在新能源C端和高端领域突围的重任。然而,极狐与华为主打的HI模式并没有问界的智选模式成绩亮眼。
虽然赛力斯预计2022年全年亏损35亿元~39.5亿元,但问界的销量却是极狐的数倍,问界去年全年销量超7.5万辆。根据新车交强险数据,极狐汽车2022年累计上险数为11895辆,月均上险数只有991.25辆。
本身卖得就不理想了,围绕在极狐身上的还有不少变故。像是去年11月,北汽新能源副总经理、极狐汽车总裁王秋凤因个人原因离职,张国富、高建军、高健接棒。
前几天,华为车BU COO、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产品线总裁王军又被曝已被停职,华为车BU CEO余承东将接管智能车全部业务。后面余承东也回应称,此次是正常的人事变动,证实了该消息。
此前,王军主导的就是华为HI模式,他的停职或许让极狐不得不重新考虑与华为的合作模式。
有消息称,华为和北汽将推出“智选车”,新车将基于极狐平台打造,但不会采用极狐品牌,并且会进入华为渠道销售,预计将于2024年上市。若消息属实,极狐汽车也选择了华为智选模式的怀抱,想与问界掰一掰手腕。
除此之外,极狐也在通过成立新车型来试图打开市场。今年1月,极狐正式推出定位于智能亲子车的“KAOLA”。据媒体报道,极狐认为,2023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从补贴驱动过渡到市场驱动,消费者需求更为多元化、个性化,大而全的产品不再是首选,针对性更强的细分市场驱动的造车理念开始成为行业全新方向。
在调转方向后,极狐能成功帮助北汽蓝谷打赢“翻身仗”吗?
作者 | 陈香羽
来源 | 车圈能见度(CarVisibility)
原文标题 : 极狐月均销量不足1000辆,拿什么拯救北汽蓝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