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这些新Flag,理想能实现吗?
理想正在为实现目标,做着一些准备。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组织架构的大调整。去年12月,理想内部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组织架构变革,在新的组织下,CEO李想、总裁马东辉、CTO谢炎、CFO李铁组成了公司目前的核心团队。
其中,李想统管“产品与商业群组”;马东辉整体负责“研发与供应群组”;谢炎负责“系统与计算群组”;李铁主要负责“组织与财经群组”。
李想同时还宣布将公司的管理模式从“垂直职能组织”升级为“矩阵型组织”。根据其解释,后者最大的特点是确保全流程的管理质量,横向团队规划路、修路、运营路,纵向团队造车、开车、运营车,高质量的道路配合高水平的车队,产生良性循环。
再到今年2月底,李想在个人社交平台上承认,原华为全球HRBP管理部部长李文智加盟理想汽车,担任CFO办公室负责人一职,负责流程、组织、财经变革等方面的工作,向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CFO李铁汇报。
“我们全面升级公司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为公司从1到10的规模扩张做好准备。”李想这样在财报电话会中表示。李想口中的“规模扩张”,在业内看来自然包括他提出的那些新目标。
但李想想要实现这些新目标,或许还存在一些挑战。
以“2023年,理想汽车将挑战30万元到50万元价格区间全部豪华SUV市场20%的市场份额”这个新目标为例,按照李想对这一细分市场总量的预测,2023年将有140-150万辆。
根据这一数据估算,要实现这一目标,理想将在今年挑战28-30万辆的总销量目标,细分下来理想需要在今年每个月的销量都超过2.3万辆才可以,这就对理想产品的实力提出了较大的要求。
从去年12月销量来看,理想凭借L9和L8两款车型的交付,支撑当月销量来到了2.1万辆的新月度销量记录,再加上L7的今年上市,看似距离月销2.3万辆的目标已经很近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完成月销2.1万辆销量的背景是,新能源“国补”即将退出的最后时刻。
理想L7、L8和L9,图源理想汽车官微
“基于去年年底‘国补’退出的最后窗口期,极大地激发了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热情,因此呈现出各家车企去年12月销量都实现大幅增长的现象。但随着今年补贴的退出,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热情大概率会减弱一些。”汽车营销行业专家孙涵这样对连线出行表示。
乘联会也做出同样的预测,在他们看来,2023年新能源汽车消费市场景气度将较2022年有所回落,汽车销量增速将维持在2%左右,其中一季度和三季度将面临较大增长压力。
此外,理想旗下的产品,想要在今年的新能源战场上获得优势,还需要挣脱出小鹏G9、问界M7和M9、智己LS7等诸多产品的围攻。
考虑到这些挑战的影响,理想想要在今年实现28-30万辆的销量目标,或许并不容易。
再来看李想提出的“今年底实现不依靠高精地图的城市内辅助驾驶”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同样是较为困难的。
因为就全行业看,提出这个目标的除了理想之外,蔚来、小鹏和魏牌等很多车企品牌、以及“不造车”的华为也都提出了相似的目标,但都很取巧地并未像理想这样提出具体的落地时间表。
这背后凸显的是车企对于高精地图的依赖。无论是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还是华为这样的大厂,目前已落地的高速导航辅助驾驶或者城市内辅助驾驶,无一例外都依靠着高精地图的支持。连线出行曾在《 》一文中对此详细做过阐述。
虽然目前已有一些车企喊出了“重感知、轻地图”的口号,但在孙涵看来,车企想要真正不依赖高精地图,不仅要修改原有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的算法,同时还要增加算力或者提高感知能力,要做成这些事都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除了理想之外,没有车企品牌敢说出具体的落地时间表。
而对于理想而言,想要在今年底实现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市内NOA,在业内看来并不现实。因为排除上述提到的时间问题,该品牌在自动驾驶方面的能力还有诸多欠缺。
今年1月21日,一辆理想L9在高速上行驶着,随后以100km/h的时速撞到了前车的左后方。据该车车主表示,当时使用了理想NOA辅助驾驶,在冲撞前车机没有任何预警和主动刹停的动作。
对此事件,理想方面并不承认NOA有问题,截至发稿前该事件调查报告也没有出来。但需要注意的是,理想L9车身上搭载了激光雷达等十多颗感知硬件,整体系统能力也比理想ONE高出不少,因此在此事件后,也引发了消费者对理想宣传的自动驾驶能力产生质疑。
目前,李想在销量或者自动驾驶方面提出的新目标,虽然已被业内视为判断理想能否补齐自身短板的关键指标,但就以上分析看,理想想要实现这些新目标并非易事。
在连线出行看来,李想想要尽快补足短板、占据行业优势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进入新一轮的淘汰赛中。对于李想和理想而言,补短板这件事一步一个脚印更为实际一些,不然最终很有可能会陷入“欲速则不达”的更大困境中。
(本文头图来源于理想汽车官微,文中孙涵为化名。)
原文标题 : 车卖爆,但亏更多,理想正在激进“补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