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不需要“无冕之王”?

C次元
关注

02

既然卡脖子,就该被摒弃

事实上,在华为被美国无理制裁限制之后,国内各行各业对于“卡脖子”一事,讳莫如深。至于新晋支柱经济产业的汽车市场,更是如何也绕不开这一问题。

可惜的是,虽说如今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实现了暂时性领先,但除了动力电池之外,其他核心零部件似乎依旧四处掣肘,尤其是在车规级芯片方面。

当然,在这里并不是想要激发民族情绪,而是想说,如今的市场环境与时间节点,正是国内建立完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的大好时机。

放眼整个汽车市场,比亚迪之所以能够突出重围、独领风骚,其关键就在于拥有大部分自主可靠的零部件供应体系。特斯拉能够世界范围内称王,也是因为在零部件供应方面拥有极大的话语权。

全栈自研、全域自研的口号倒是不少,但真正有能力做大做强的却没有几个。而就国内市场现状而言,能够撑起场面的,恐怕就只剩下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等一众动力电池厂商了吧。

只不过再回想到早些时候,广汽董事长曾毓群的一句“给宁德时代打工”,却是暴露出动力电池行业巨大的漏洞——特别“垄断”。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应该被动力电池“卡脖子”,同样也不应该被其他因素“卡脖子”。如果有人想要通过行业地位霸道地去“卡”车企的脖子,至少在如今的国内市场,长久不了。

智能化亦是如此。

当智能化概念愈加大行其道,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底盘,只要是能“挨”到边的,就要好好表现一下。但有一说一,除了Chatgpt足够惊艳之外,此时的车载智能化功能依旧处于初期阶段,哪怕强如华为,也不敢突破L3的限制。

这里面的关键有三:一是法律,二是安全责任,三是技术。

就技术而言,都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当然也有推崇硬件堆料足够多,高通8295,英伟达orin、多颗长距激光雷达,以及各种大屏,只要市场有需求,零部件供应商就能使出力气,用到实处。

可是,未来就真的一片大好吗?

诚然,如今汽车市场上的机遇大于挑战,激光雷达、动力电池、芯片等新型零部件的走俏,催生出全新的蓝海市场。但必须承认的一点,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水,依旧很深。

“听销售同事打电话,受价格战影响,我们不少产品都遭到了整车厂的压价,但也没有办法。”

车展期间,笔者特种兵式穿梭于各大零部件企业展台之时,多会谈及到如今车圈价格战的影响。得到的反馈也十分直接,此时下游整车企的价格大战,已然蔓延到上游供应链,各企业销售压力倍增。

是啊,曾经零部件产业“一言定价”的日子已经过去。接下来只有用更具备价值的产品、更有说服力的成本、以及更恰到好处的服务,才能在这样一“卷”到底的市场,活下来、走下去。

未来不远,零部件供应商的故事还会继续上演,但专为“卡脖子”而生的“无冕之王”,已经不复存在了。

       原文标题 : 汽车不需要“无冕之王”? | 新·秩序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