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降价越狠,电动车就越好卖?

路咖汽车
关注

面对降价潮,买车人从观望变成焦虑

为何会产生降价,却反而卖不动的现象,随着降价潮的声威已经基本初步结束,再来回顾和复盘,之中所透露的关键信息是“快速的非市场化行为发生,让消费欲从观望,甚至变成了焦虑。”

以往,中国消费者面对汽车降价潮时,大多数直接反应是“观望”。回顾此前发生过的2次降价潮,汽车真正进入家庭级普通人消费后,分别在2008年前后,2015年前后出现过全行业较大幅度的降价潮。第一次2008年前后,是中国进入WTO成为全球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开端,全球化带来了重大的成本下探,加之中国自主品牌开始初步崛起,共同让原本虚高的汽车定价发生了变换。

典型的案例是,合资车的定价过高,之后快速下调。如,几乎没有什么配置的丰田花冠彼时手动挡的入门定价都在10万元以上,后实际成交慢慢下探至6-7万元。之后的结果是,整个合资品牌对中国市场的定价做重新思考,如何更合理。

2015年的降价潮,主要因为韩系车进入中国市场后,想进一步快速拿下市场份额,率先对指导价进行下调,之后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而经过2个月左右的时间转化,新的市场规律形成,合资车整体的价格都略微有所下探,以应对韩系车的竞争。

能够看出,二者均是基于市场发展逻辑,由大环境所促成,之后由消费者的反应来终结。而此次的降价潮,则不然,是由城市/区域等补贴直接下场为诱发原因,以至于初步的结果超出了原本的很多判断和预期。

在之中,还能发现的一点是,消费者此前应对降价潮时的直接反应观望,被进一步发酵至焦虑。

观望,很容易理解,因为参与降价潮的车企数量是逐步增多的,持币待购的人,会等待是否有自己心仪的品牌和车型加入其中,以便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喜欢的产品,而不是只因为降价,抱着捡漏的心态买一个原本不在自己购物心愿清单里的物品。至于焦虑是如何产生的,这源自于实际消费动作中,被加码、被充满不确定性。

以此次降价潮里风头最盛的雪铁龙C6为例,宣传价在12万元,最终实际花费在14万元左右,但整个流程中,需要占用的现金流却来到30万元附近。实际购买过程中,首先需要给出优惠前的车款,13.5万元的补贴会在后续2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完成返还,再加上三个月不过户的保证金等费用,这占用了用户的现金流。之后再算一笔账,基本等同于,这一次降价潮里,雪铁龙C6比之前购买省了购置税+保险,约2万元左右。

“说实话,看到资料通过审核后45个工作日慢慢进一步发放补贴,我还是有一点担心的。如果资料审核不通过,我又买了车,是不是就意味着得掏原价拿下?”这是3月初湖北降价潮启动时,不少人在买完车后,网络上聊天沟通时常见的一句话。

燃油车方面的观望,在一系列的操作过程中,慢慢引发了焦虑。而随着一部分新能源车企的加入,这种焦虑,也有着扩大的趋势。国内最早跟进这一波降价潮的主流企业,是比亚迪,分别对旗下热销的宋新能源、海豹车型,给到了折合6800元/8800元的优惠,小幅度刺激/一定量的利好。而大多数主流车企的动作,和比亚迪都是一样的,但对于一些想要快速杀出重围的品牌来说,它们还是选择了较大幅度的优惠。在年初先涨价,后又在3月降价,而这,最终也引发了车主不小的反应。

降价潮里,一波又一波的消费者应激反应开始被口口相传,并有所发酵,预期中的优惠和真实的优惠不算相符,过多的变量,这让消费市场不好判断接下来的走势,于是焦虑的情绪在慢慢生长。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