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过去十年间,泡沫的标准组合,就是在旧行业前冠之一个“新”字,如新消费,新零售。而在汽车行业,就是新造车,当然我们习惯称之为“造车新势力”。“新XX”已经成为中国商业世界中一个最具诱惑力的危险名词。
有人曾评价说,这类“新XX”的本质是凭借新要素的杠杆,四两拨千斤,甚至空手套白狼,进而摆脱原来的价值网络,快速迭代成长为一个新兴的商业帝国。
可见,“四两拨千斤”“空手套白狼”,是两个让许多创业者悠然神往的新境界。然而,在绝大多数的状态下,四两不仅拨不动千斤,还会弄折手指,空手不仅套不到白狼,反而会成为狼的午餐。
那些试图创造奇迹的商业神话,往往是非理性的、充满偶然色彩的。一个因创造奇迹而迅速崛起的企业,常常会在另一个奇迹的创造过程中收获悲剧。
短短几年内,消费者、媒体、资本对造车新势力都从“人人为之疯狂”转向“弃之若敝履”,如今,面对新势力不断下滑的销售数据和市值,许多人已经开始讨论造车新势力的大结局。
对此,本文认为,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陷入困境的根源,是新势力们过于依赖“软件定义汽车”这一商业模式带来的早期红利——高端市场,随着高端市场的难以为继,新势力迎来了市场空间和价格战的双重挤压,但严重的路径依赖又加剧了经营困境的无法自拔。
01
造车新势力的先声:野蛮生长的网约车行业
要读懂造车新势力商业模式的起点,就不得不提及一个特殊的行业——网约车。
中国成长为全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离不开政府的大规模补贴,从2013年至今,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总额超过4000亿。当然产业政策的技术攻坚只是构建大市场的一环,更为关键的是完成从研发、制造到消费的大循环,如此才能摆脱对政府的依赖,独立造血,成为一个健康的市场。
哪个行业最先承接庞大的新能源汽车产能?不是想要购车的个人消费者,而是网约车。
2015年,中国政府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正好契合了中国网约车平台的爆发期,以滴滴、UBER、易到用车为代表的互联网打车平台为了做大蛋糕,通过巨额补贴,吸引了大量司机入行,使得当时中国网约车司机人群迅速扩大到1600万。
而平台为进一步扩大规模,不对网约车车型采取任何限制,而开新能源车意味着更低的能源开支,司机收入能增长27%左右,这就变相扩大了中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
在此期间,比亚迪,吉利和北汽新能源都深度参与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吉利旗下的曹操专车,在成长为中国网约车老二的同时,还为吉利提供了数十万辆新能源车的巨大销量。
网约车行业的爆发式增长,意外地带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异常粗暴的野蛮生长。
最典型的做法就是“油换电”,车企为快速出货,直接将畅销的燃油车中的动力系统,粗暴地换上三电模块,而如此“改装”,也必然导致不少BUG。当时的新能源汽车能进入个人消费市场吗?答案自然是不能。
首先,由于早期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不成熟,续航里程不达标,无法进军中长途交通场景的个人消费市场。
其次,在大众心中,新能源车约等于网约车,谁愿意花大价钱买私家车后,还被人当做网约车司机?
而当时的造车新势力,还在为生产资质四处奔波,根本无力进入网约车行业,而当他们的主力车型能量产上市时,网约车行业的爆发期已经接近尾声。于是,留给造车新势力的唯一窗口期,就是进军个人消费市场。成为新能源个人消费市场的“先行者”成为造车新势力独特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