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圈如何走出内卷乱象?

证券之星
关注

近些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了惊人的688.7万辆,其中,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渗透率达到了49.9%,较2020年提升了14%,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自主品牌占市场份额超过80%,成为绝对的主力。

然而在中国自主品牌高歌猛进的进程中却出现一些不和谐的乱象。

01

自主品牌矛盾升级高管骂战不止、发布会怼友商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自主品牌之间竞争加剧。2022年7月,华为某款新车发布,魏牌CEO李瑞峰随后在微博开炮,“打铁还需自身硬,增程式混动技术落后是行业共识”,“落后就要挨打,吹起的泡沫总要有人来戳破”。

进入2023年后自主品牌矛盾进一步升级,部分车企引发的“骂战”不止。

例如,长城在某场发布会上,其高管向理想开炮:“练了7年的武功叫入门,练了32年的武功叫大师。武功深浅,是‘造车派’与‘资本派’的最大区别。”并表示“蓝山是‘造车派’向‘资本派’全面反攻的排头兵。”

“微博之王”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也不甘示弱,在微博上发言“我们谁都没兴趣搞,那点销量有啥可搞的”、“我们销售团队做什么,还要考虑别人是否舒服,太他妈的巨婴了;我们没有抱怨你们干呀!”、“(魏牌)蓝山什么的随便搞,我们根本就不在意。”。尤其是近期直接开地图炮嘲讽,“很多友商三瓜两枣的销量,有啥可干的?”,“被迫害妄想症”,着实难听。

回溯以往不难发现,长城怼友商并不罕见:2018年举报吉利、2020年攻击长安,2022年发布会一句“北有乔峰、南有慕容”拉踩比亚迪。在今年5月的新品发布会上,长城对友商们一通狂喷,“亏损的企业无权也无力谈论企业运营”、“有些企业赢了销量、输了底线,毁了行业的品牌他们不能容忍”,甚至“电池故障、刹车失灵、筷子悬架”等等都出现在了发布会PPT上。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前两天,长城汽车在其发布会上持续将“Diss”进行到底,针对友商新技术进行调侃,再次将自主品牌间的竞争推向台前。

02

乱象根源:汽车行业内卷加剧

今年以来汽车行业竞争加剧,汽车行业“花式价格战”全面扩散。在此背景下,陆续有车企被淘汰, 就如广汽董事长曾庆洪表示的那样:汽车行业进入微增长和淘汰赛阶段。

淘汰赛这股寒风吹到每一个新能源车企的心里。在这样一个氛围下,各家车企销量压力越来越大,于是一些车企开始“另辟蹊径”,高管亲自下场在社交媒体、发布会上骂战撕逼、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现象越发明显,这一风气又符合人性看热闹的需求,可以短期内吸引大量流量,为自己品牌进行营销的同时打击竞争对手商誉。这不是良性竞争,不是行业健康发展的方向。

03

引战不会带来销量汽车品牌需要走出内卷乱象

这一乱象并不是汽车圈特有的,事实上在当年智能手机行业内卷加剧时也同样出现过,“友商”一词就是当时发扬光大,发布会上“互相问候”是手机厂商的常态。回顾历史上案例,公开骂战针对友商、内涵友商,试图从商誉上打击同行的企业并没有带来产品销量上的提升,当消费者看到这些负面信息时反而导致企业形象下降,损害了自身品牌,损人而不利已。

各大车企应该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和产品品质,才能赢得市场的认可和消费者的青睐。自主品牌需要走出内卷乱象,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行业自律:各家汽车企业应当共同遵守行业规范,抵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行业的公平秩序。例如,行业协会加强监督行规行约,规范行业行为,制定行业标准和道德准则,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商业道德观念。

提倡技术创新:汽车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各家企业应该比拼研发实力,推动技术创新。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合作交流:汽车行业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材料、零部件、设计、制造等。各家车企可以加强合作与交流,共享资源和技术,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

中国新能源车事业发展至今来之不易,期望各家自主品牌车企倡导良性竞争,以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和产品品质推动汽车行业健康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符合全国人民期待的支柱产业。

       原文标题 : 汽车圈如何走出内卷乱象?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