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车展余波:谁引发了欧盟“反倾销”

汽车公社
关注

导语

Introduction

慕尼黑车展,成为了中国车企崛起和发展了30年以后,在国际舞台上的最高光时刻。但针对中国车企的逆流,也随之而来。

作者丨查攸吟

责编丨李思佳

编辑丨靳鹏辉

不久之前落下帷幕的慕尼黑车展,在欧洲和中国两边,同时掀起巨浪。

在中国民众感觉倍受鼓舞的同时,欧洲的政客、汽车工业企业则认为,中国汽车的威胁已经从几年前的那种中远期战略展望,突然变成了迫在眉睫的现状。

几天前,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对中国生产的汽车,展开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此事俨然将演变为,近年来牵动中欧经贸关系的重大事件。

事情何以演变至此?这就成为了本节目的四位老师,在聊完了慕尼黑车展本身之后,四车道第64期,要着重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汽车公社卫金桥老师认为:

慕尼黑车展,中国车企异乎寻常地高调。这种高调,一定会遭至后果。

针对中国车企的声音,在欧洲一直存在。但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只是部分政客的吵嚷,并没有机会形成足够气候。而这次慕尼黑车展,以及随之而来美国媒体习惯性地挑拨离间,终于把这种声音拱进了欧洲议会的主流议题内。

汽研社贺球辉老师认为:

推动欧盟针对中国汽车,最主要的动力来自法国。

实际上,早在萨科齐时代,法国政要就已经在不断炒作中国议题。到了马克龙时代,随着总体经济环境的恶化,法国国内一直有声音要对中国生产的汽车设置贸易壁垒。归根结底,是因为法国汽车品牌,以及在华合资品牌,目前在中国市场全面颓势。相对于德国的BBA而言,没有那么巨大的实际利益。

所以我们应该设法留住法国品牌、法系车。只有捆绑上足够的利益,才能避免一方的肆无忌惮。

天天汽车徐锋老师认为:

这次慕尼黑车展,都说中国整车企业一起走出去,给了欧洲一种大大的震撼,并且引起了恐慌。但实际在我看来,引起恐慌的不只是整车企业,国内(汽车)零部件企业同样让欧洲感到了震惊。

原本,国内(汽车产业)配套商是很薄弱的,但最近十年来,我国零部件企业在智能化领域同样取得了惊人的增长,进步完全不亚于整车企业。所以我认为我们这次给予欧洲的震撼,是全方位的,而不是仅仅一个整车。

卫金桥老师补充道:

煽风点火挑拨离间,是美国媒体一贯的伎俩,甚至是传统,这点我们(中国方面)可以不用去理他。但是其后果,已经造成了,所以关键是目前我们怎么去应对。

当然,综合目前的很多事实,欧盟的反应是非常矛盾的。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占率来看,今年1~8月份中国出口欧洲的电动汽车,只占据欧洲全部电动汽车市场的8%份额。从中期目标看,到2025年,国内企业也只计划把市占率提升到15%。远期目标,2030年时达到20%。根本没有达到威胁欧洲自身汽车产业的程度。

图|车展上的“中国震撼”之一

而且即使现在,上面说法国汽车品牌在国内的颓势,却不代表法国企业的汽车零部件业务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实际上,中法在汽车产业上依然有很多的共同利益。

所以问题回到了原点,仅仅是中国企业秀了一次肌肉,就能产生现在这种效果吗?或者我们这么问,中国整车企业目前的进展,以及地平线等零部件企业的发展,真的有实力去动摇“帝国主义的堡垒”了呢?

大众侃车郭登礼老师认为:

我认为,恐慌只是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当前国际大环境,或者作为美国盟友的欧洲国家,在政治操作上的“必要”。

有一个点应该注意到的是,德国的汽车行业协会、研究中心,德国的媒体,乃至于德国车企的高管们,在发言和表态时就非常地谨慎。

说白了,德国车企在华利益巨大。以去年的数据为例,德系车在国内市场的占比是17%。对于一个2500万规模的超级市场来说,这就是425万的总销量。这么大的量,如果中国反制,德国能好过么?

我们光看到很多政客上窜下跳,比如德国的哈贝克总是弄一些针对中国的议题,目的是什么?毕竟他属于绿党,与社会民主党的现总理朔尔茨不是一个党派。实际上这种政治操弄不是要掀桌子,而是要拆政敌的台,让包括朔尔茨在内的社会民主党感到难受。

贺球辉老师进一步表示:

我认为,主要还是得和上海车展前后关联起来看问题。

4月下旬的上海车展呢,用最直观的方式反应出,欧洲企业在电动化领域打不进中国市场,甚至你可以认为其战略很失败。而隔了几个月,在慕尼黑车展上,中国企业又来了这么一手。整个欧洲的主要汽车工业国家,德国、法国这些,等于是感受到了来自两个市场的双重压力——中国市场在逐渐萎缩,而欧洲市场即将被中国车企“攻击”。

从情感上来说,欧洲人就绷不住了。尤其是法国,反正法国车在中国买不好,破罐破摔了。而德国必然会保持克制,因为就算新能源卖不好,高端油车还是大赚么。

更多内容,请回看9月17日晚的第46期《四车道》节目。

       原文标题 : 慕尼黑车展余波——谁引发了欧盟“反倾销” | 直播说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