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品牌不是落后的代表?
虽然电动车的疯狂增长,靠的是“鲸吞”燃油车的领地,但是仍旧不到“深入腹地”。
目前的车市大盘的状态是,“卖一辆亏几万,十几万,是新能源企业的常态”,燃油车虽然上量速度不如电动车看起来汹涌,却是赚钱的。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给出了一个数据,35万元以下的市场燃油车均同比下降,35万元以上的市场销量涨幅最大。也就是前文所说,新势力攻克BBA的统治区仍旧艰难。
前不久,丰田第二财季财报的财报让我想了很多。在截至9月底的三个月内,丰田汽车销售收入约人民币5560亿元,同比增长24%;营业利润约人民币700亿元,同比增长155.6%;营业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6.1%翻番至12.6%。
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相当于丰田在第二财季中平均每天要赚6.8亿元,电动车领域赚钱神话特斯拉在利润上不及丰田的五分之一。在全球范围内,丰田仍是燃油车的王者,虽然在国内市场常常被吐槽为“转型慢,跟不上节奏,销量掉队,利润萎缩”。
当然,从转型的程度来看,丰田的未来仍旧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是丰田的雄厚利润,也说明了一个很重要的点,“有钱,才有空间去做转型”,而且全球范围内,燃油车仍然是大势。在中国市场,电动车的占比也并未全面压倒燃油车。
其实,10月份有两家企业的销量已经说明了这个趋势,比亚迪突破30万辆的月销量,全是新能源车,奇瑞创下20万辆月销新高,几乎都是燃油车。
今年10月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在37%,处于进一步节节攀升的成绩。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的预测:到 2025 年,燃油车销量依然占到全年新车销量的 53.46%,在未来的两年内新能源车和燃油车形成各守“半壁江山”的局面。到 2030 年,这一比例才会降至 28.18 %。
所以,当广汽丰田在展台打出,“ 合资不是落后代表,它有着成熟的稳重,有着后发的韧性”的话语时,舆论也分成了两边。一边是“越反驳,越证实”,另一边是“油车还是大多数人的选择,电车等五年后再来看”。
两种观点并不矛盾,一个说的当下,一个说的未来,中间有时间差。至少目前来说,合资品牌再也无法忽视中国汽车了。
不能掉以轻心的是,这个时间差,不仅给合资车企足够的时间去做转型,甚至还能一边保利润,一边做转型。如果新能源企业还不能快速从亏钱的泥潭中走出来,已经跑的两三千米优势,不仅会被磨平,还有可能“中道崩殂”。
当然得承认,燃油车是萎缩的,早就被打入了和时代趋势对立的阵营,也常听到“燃油车驶入黄昏的晚钟”之说,但是随着价格战的此起彼伏,以及智能科技同质化变得严重,油电之争开始转向新能源车的内部之争。
怎么争?打的是价格战,亏的都是钱。
领克总经理林杰曾表示,做燃油车的企业必须进化,进化最好的路径就是搞混动。长城也表示过类似的观点,认为“现在不是上电动汽车的好时候”,先以混动打下市场基础。目前,比亚迪以混动车型快速拉升新能源市场向上和比亚迪的销量,也意味着混动是现在的大势。
今年9月,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徐长明公开表示,“油车和电车是一个竞争关系、共融关系,不是替代。”他预测,未来车市可能会是燃油车、混动车和纯电车三分天下的格局。
今年广州车展上,“南北丰田”的战术,或许最能体现传统车企转型的节奏路径。将燃油车视为当下最重要的市场,电动化的“追赶”也同步进行。比如,广汽丰田在发布第9代凯美瑞的同时,发布了全新新能源品牌铂智,首款车型铂智4X正式上市。
燃油车,在接下来的几年,是合资品牌和豪华品牌最核心的基本盘。就像奔驰的产品布局路线是,“无论油电,都很奔驰”,上汽大众的九字方针,即“促油车、稳电车、上奥迪”。
同行说,看车企的生命线,也要搞一个“长期主义”。要活到最后,就要提升成本控制能力、资金造血能力,才有实力去说“超越”和“颠覆”。
那位对发布会意兴阑珊的媒体同行,变得“现实”了。
原文标题 : 饥渴与克制,理想与现实,时代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