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哪家强,中国手机厂

C次元
关注

02

掌控舆论,软硬两手抓

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尤其是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使得信息成指数型增长。消费者想要在多如牛毛的信息中,获取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东西,难如登山。买车购车更是如此,信息的壁垒带给消费者不少的麻烦,甚至“建议”走偏。

大大大、好好好的溢美之词比比皆是,但消费者真正需要的,并不止这些。

手机的争霸时代,SOC芯片、拍照能力、屏幕玻璃、跑分……各种硬件加持,各种参数爆炸,目的就是吸引消费者眼球,以获得更多的关注度。 

当然,除了明面上的针锋相对之外,这些手机厂商在暗地里,还有其他竞争——软实力。如:小米的饥饿营销,华为的狼性文化,苹果的精英战略等。

没有人会忘记小米手机的经典一战,彼时所有的山寨手机“灰飞烟灭”。更没有人会忘记,华为硬刚美方当局,海思一夜“备胎转正”,至此依旧占据国内舆论大势。

而今,这些往日的辉煌被延续到汽车市场上。当手机厂商开始造车,随之而来的,便是继承发扬的各种光环。再加上舆论的推波助澜,“遥遥领先”更是不在话下。

毫无疑问,游戏规则改变了。汽车行业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令所有的车企和供应商们,开始全新的原始积累,供应链体系亦在重构之中。

乱世出英雄,手机厂造车,恰逢其时。

华为坚决不造车,但鸿蒙智行一出,谁与争锋?据了解,除了智界、问界之外,华为加持的“界字辈”品牌 ,还有2个,分别与江淮汽车和北汽合作。

此外,华为所主导的零部件供应,包括电机、芯片、激光雷达等,也开始深入到各大车企产品之中。

小米进入战局,“为小米汽车而战”。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尽管小米汽车正式上市的时间在2024年,但不难发现的是,此时关于小米汽车的消息,正逐渐多起来。消息称,12月28日,小米汽车即将正式亮相,30万元起。

背靠吉利,魅族的心思也变得更加活泛。虽然与华为和小米相比,魅族的动作小了很多,但却也更符合汽车行业的原有逻辑。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猥琐发育的魅族,或许会给予汽车市场一个大大的惊喜。

退一步讲,难道手机厂商就一定造不好车?

论硬实力,手机厂商的技术能力可圈可点,就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而言,甚至可以领先一大截;论软实力,如今的各大舆论场,都已经成为手机厂商的“后花园”,打嘴仗大概率不会输。

高效的互联网思维,灵活的产品逻辑,让手机厂商比冗杂的汽车厂商,更容易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但一个硬币两个面,手机厂有自己的优势,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们也有自己的长板,可供一战。

越竞争,越公平。万类霜天竞自由,价格战也好,舆论战也罢,前路虽遍布荆棘,但中国汽车,已经迈出了走向未来的坚实一步。

而我们也始终坚信,中国必然能够从汽车大国,迈向世界汽车强国之列。

       原文标题 : 造车哪家强,中国手机厂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