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谈擎说AI 作者:郑开车
上个月自动驾驶行业内的一个重磅消息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没错,L3/L4自动驾驶终于可以获批上路了。
11月17日,我国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也预示着我国高阶自动驾驶的上路问题,将在后续正式得到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
面对此《通知》,也许很多人恍惚了,毕竟这些年很多城市的自动驾驶车辆路测不是一直都在如火如荼进行着么?甚至以百度萝卜快跑、小马智行等为首的部分Robotaxi玩家已经进入了商业化收费的试运营,更甚至,方向盘前无人的路测也已经不再是新鲜事。
诚然,《通知》的发布也许仅仅是自动驾驶走入终局的众多微小推力之一,虽然并不如很多人希冀的那样在攀峰路上彻底放权,但这也正如自动驾驶这个行业一样,涓涓细流终将汇入江河湖海,但又往往很难在这个过程里觅得太多大喜大悲。
真正值得我们关注的一个质变在于,很长一段时间里,自动驾驶的路测都被“困在”一个个城市里,但随着《通知》发布,这一屏障即将被打破。
面对大势已去的高阶自动驾驶,接下来的故事里,是否会蕴藏着几个戏剧性的转折?
本文核心观点如下:
1. 自动驾驶与立法政策之间,看似具有天马行空和严谨刻板的天然矛盾,但基于行业的硬科技门槛和舆论伦理风险,技术同政策立法之间本质上其实是一层相互制约和共同促进的关系。
2. 《通知》看似从技术上把试点拉入L3/L4后退,实则是对整个产业生态的一场重构,核心在于将曾经的自动驾驶技术为王的点式发展正式拉往线面,很大程度上敦促行业从“博弈”向“共创”转型。
3. 对于自动驾驶技术企业而言,真正能够从此次《通知》获益的,首先就是在技术路径上稳扎稳打的正规军们,细分到场景来讲,对于开放场景,尤其是前景最大的Robotaxi而言,将有望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自动驾驶困于立法?
这些年面对自动驾驶(主要指L3及以上级别)逐渐在资本市场的落寞,有不少声音落在立法保守卡了行业脖子。
这样的认知出现并非空穴来风,首先就是全球市场层面,对自动驾驶这门生意政策面的谨慎,在几个主要发展国家里都较为雷同。
比如颁布政策最为密集的美国,直到今天高阶自动驾驶也仍是在一个个与大众相对隔绝的空气管道里默默运行,再比如2021年末戴上“镣铐”参与交通的奔驰L3。
关于政策和法规一切的一切里,不难发现,即便近年放权越来越多,但本质上,过了L3这条分水岭之后,自动驾驶在参与交通时必须被“特殊对待”的身份,一直都未有改观。
所以如果说正是这道没有人知道何时才能填上的鸿沟,将越来越多的热钱与参与者劝退这条万亿赛道,并不无道理。
毕竟每个人都是奔着其无限前景而去,但如果只能被区别对待地参与交通,自动驾驶的价值必然会指数级塌缩。
进一步到国内市场,从不少做乘用车智驾的主机厂口径里也可以嗅到类似气味,即我们已经可以做到L3,甚至部分L4,道路法规不放权,我们也没有办法。
不过在谈擎说AI看来,政策和立法的本质从来都不会是扼杀技术。
虽然我们看到深圳、北京等深耕城市已经跑到了商业化试点,跑到了“全无人”运营,但这不意味着《通知》是将自动驾驶再次困在立法之中。因为政策面的缓慢,甚至“左右横跳”背后,往往是基于行业特性深思熟虑之下的产物。
以我国的自动驾驶相关政策为例,大抵经历了这样一个路径:早期小范围的松政策拔高,后期大范围稳政策促发展。
具体来看,就比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方性政策近年来的密集推出,虽然不是国家层面,但无疑让百度、小马智行等明星玩家爬高时,具备了政策面的条件,而此次《通知》,无疑是后期大范围稳政策的一则表征。
让具体城市率先扛起试验大旗,风险相对可控地让技术逐渐在小孵化皿内丰盈,继而再推动国家层面的政策完善,让优秀者们正式成为正规军。这虽然曲折,但无疑是一个更加深思熟虑的路径推进。
关于这一点,同样可以对比新能源汽车,在群魔乱舞的早期发展,各种政策纷纷落地,大量补贴向好自然能够快速推动行业发展,但无疑又会在这片金地上催生大量的裸泳者。
所以基于行业发展的视角来看,自动驾驶和政策立法之间,更多的其实并非对立,而是相互制约和促进的共生互利关系。
具体来看,技术不完善自然是制约政策的首要因素,反过来,政策上的保守也就很可能进一步拉长这场马拉松的奔跑距离,但这场制约本质上也是保护与筛查。
就像我们时常可以看到美国自动驾驶汽车发生事故,甚至致人死亡的新闻也并非没有。对于一个基于伦理,舆论面高风险的行业而言,且不说任由其野蛮生长,政策过于“奔放”究竟是否利于其发展?也许答案是否定的。
尽管如此,面对自动驾驶行业今年来热度的巨大落差,再多的激励言语,都会显得些许苍白。
这一点无需否认,毕竟现实与期望间过大的鸿沟,往往是悲观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