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口,心难开
如今对于现代起亚、Stellantis集团们甚至是通用、福特来说,只要守好欧洲和美国就是可以高枕无忧,但就在八年前,中国市场还是他们的兵家必争之地。
2016年,丰田曾惜败大众,尽管两者之间的总分相差甚微,但在中国市场的成绩悬殊,被业内认为是丰田战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各自全球单一最大市场的押注,也成为了之后大众与丰田对弈大棋局的关键落子。大众选择在中国车市集中火力,而丰田更多的则选择了美国市场。
落子无悔。
就在最近,和友人聊起第9代凯美瑞在1月1日那天开启预售的事。后来拼命回忆,那天的朋友圈几乎没有人为凯美瑞所敞开,当然也就没有看到这一则消息,但如果换成是问界M9、理想L7和蔚来ET5,又或者是比亚迪和吉利的热门车型呢?
但如果说凯美瑞没有声量,那有失偏颇,毕竟在国内中高级车市场,凯美瑞仍然一骑绝尘,在去年1-11月累计销量就达到了20.49万辆,11月更以销量破2万的成绩重新夺得B级合资市场月销冠军。
凯美瑞守住了自己的位置,丰田也在去年连续四年蝉联全球新车销量世界第一。根据丰田2023年12月27日发布的数据,其2023年1至11月全球销量为1022万辆,比大众汽车公司(830万辆)已经高出约190万辆。
还是北美和欧洲立了大功,丰田在这两地的销量分别增长5%和8%。而丰田在日本国内的销量增长31%,至155万辆。但由于在电动化战略上的摇摆和与中国国产电动汽车品牌陷入苦战,导致丰田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不佳,销量下降2%。
但在市占率达20%左右的中国市场遇冷,并未影响丰田依靠燃油车在全球市场呼风唤雨。对于丰田公司的业绩喜报,已卸任社长和CEO的丰田章男,再次重申了自己的“先见之明”,称最近公司销量的放缓证明了他抵制电动车的决策是正确的。
不过如果未来丰田章男和时任德国大众集团CEO的赫伯特·迪斯有幸坐在一起,复盘两家车企几乎在同一时刻选择命运的分岔路口时,结局会指向哪里?
但现在的他们会看到,像现代起亚、Stellantis集团那样“离开中国”也不一定是件坏事,因为大众已经尝到了苦头。
大众集团1月9日宣布,2023年向全球用户交付924万辆,增长12%,其中,大众集团向中国用户交付324万辆,仅增长2%;向西欧用户交付327万辆,增长21%;向北美用户交付99万辆,增长18%。
分区域来看,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大众集团在欧洲、北美、南美、亚太、中东及非洲等市场的增速均超过10%,但作为其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中国销量未能在跑赢当地市场大盘,甚至中国市场占到大众集团全球销量下滑至35%。
分析认为,近年来中国车企已在快速增长的中国市场占据了很大份额,大众在华燃油车销量大幅下滑是主因。另在电动化领域的表现也很难得到中国市场认可。
所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大众的目标仍是赶上中国电动车制造商的速度和效率。比如大众在华新建工厂,推动中国本土化生产以降低成本。与此同时,为了降低成本以保持车价市场竞争力,大众一边开始在欧洲裁员,另一边继续在中国本土下注。
就在去年夏天,大众入股小鹏汽车,这不仅成为了2023年中国车市十大热门事件之一,证明了在当前的智能新能源时代,中国车企开始“反向输出”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同时具备领先优势,而牵手中国头部新能源品牌的举动,也表明这家传统汽车大厂重注电动化转型的决心。
对于大众集团而言,尽管在中国市场出现下滑,但这一市场仍然是大众集团占比最高的区域市场。此前,大众高管在接受采访时也曾透露,“大众汽车集团将继续投资中国,否则三年后将丧失竞争。”
毕竟对于这样一块市场大蛋糕,大众会袖手旁观任其旁落吗?
答案必然是不会。但随着新能源时代中国车企的迅速崛起,合资车企的生存空间愈发逼仄,2024年,被抢走的市场份额大众来得及夺回吗?
与此同时外国车企败走中国的故事还在继续。
但比失败离场更令人唏嘘的是,没有几个中国消费者还在关心他们的生死。不过外国车企也并不在意,毕竟过日子、精打细算、盘算存钱如何活下去估计是这几年教会大家最重要的事,对于他们来说也一样。
注: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原文标题 : 繁花与刺|“离开中国”也不一定是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