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大厂抛弃电车,没有阴谋论,但真相更残忍!

车盟EV
关注

上一周,全球新能源车市陷入“极限拉扯”的局面。

一方面,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价格战”此起彼伏地打响,由比亚迪开启的“电比油低”成为今年中国车市“主旋律”,长安、奇瑞、吉利等大厂通过不同形式跟进,誓要卷走弱者,留下精英,加入决战。

另一方面,怀揣“造车之心”十数年,耗资数十亿美元的苹果,终止了造车计划,几乎在同一时间,奔驰宣布放弃全电动车计划,继续加码内燃机。

而在奔驰官宣之前,欧盟已推迟了2035年全面淘汰燃油车计划;宝马、丰田称电车仅为过渡,氢能才是未来;福特推迟了120亿美元的电动汽车产能扩张计划;通用放弃了原定2024年年中生产40万辆电车的目标,等等。

仿佛一夜之间,欧美大厂集体撤退新能源阵营,独留中国车企死守。

由此甚至引发了一轮又一轮的“阴谋论”,大致意思是:欧美车企设了一个局,引中国车企all in新能源,待后者沉浸其中后,欧美车企集体撤退,将中国车企锁在新能源困局中,互相恶斗与内耗,而它们继续靠着原有优势掌握全球车市命脉。

在阴谋论者看来,欧美车企有此“前科”,之前它们就曾以类似的手法“搞”过日本企业,让其耗费十足精力与资金投注氢能源赛道,截至目前,日本在氢能源领域拥有一套相当成熟、完整的产业链,并拥有诸多专利,但欧美车企并不跟风,导致氢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受众狭窄,基本上等同于将氢能汽车困在日本市场,而日本企业空有“绝技”却无处可使。

那么,中国车企是否步入日本车企后尘,困入阴谋之中?

依个人拙见,此番“阴谋论”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尚可,但要作为摆上台面的结论,则缺乏合理性支撑。

首先,在汽车工业领域,尤其是燃油车赛道,早前中国车企并无法与日本车企相提并论,前者技术薄弱,更曾被西方视为“破铜烂铁”,后者则是可以与欧美头部大厂抗衡的存在,丰田至今仍是全球第一大车企,雷诺-日产-三菱联盟位列第六,本田位列第七,早已败退中国的铃木,直至去年才被比亚迪超过,但仍位列全球第十。

在智电浪潮一波高过一波的今天,以内燃机技术和燃油车为主的日系车企,却依旧可以名列前茅,足以见其扎根之深,基本盘之大,更别提早年间内燃机盛行的时代,日系车企给欧美大厂带来的威胁与压力有多沉重。因此,欧美车企想方设法困住日系车企的扩张步伐,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中国车企直到近几年才靠智电技术换道超车,不断打破欧美日大厂制定的规则,并予以强力反击,而此前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在此情况下,欧美日大厂为何要自割城池,养育打败自己的强大对手?这没有任何道理啊!

更何况,欧美大厂乃至其政府,在以电池为基础的新能源赛道上,是很努力跟着跑的。

举几个例子,在技术投入方面,奔驰投资数十亿美元,在中国、德国、匈牙利围绕“电气化转型”进行工厂升级、改造,大众豪掷9000亿造电动车,1000亿建电池厂,等等;在促进消费方面,法国补贴新能源车最高达5000欧元,德国针对售价低于4万欧元的电车,一车补贴6750欧元,瑞典对充电桩减税50%,多个欧盟成员国制定了各种扶持电车的政策,等等;在配套设施建设方面,欧盟计划在2025年前建立100万个充电桩,等等。

因此,如果说欧美车企设局困住中国车企,那么这一番代价未免也太大,完全是“损人前先不利己”。

更何况,欧美大厂并未“全军撤退”,像奔驰,虽然放弃2030年全面转电,但仍旧重视电车,将计划更改为油电各半;福特亦表明,虽然电气化转型步伐放缓,但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投入不会削减,等等。

那么,欧美大厂主动“中场休息”的原因是什么?

很简单,新能源玩不过,燃油车赚得多。

先说第一点,欧美传统大厂,至今仍未出现一款能在智电技术上与国产新能源车相抗衡的产品。

大众ID.系列算是在中国市场卖得比较好的欧美传统大厂新能源车型了,但车机始终表现一般,甚至偏差,大众也曾因为智能车机原因,不断延迟奥迪Q6、保时捷纯电Macan等重要车型的发布计划。

百年豪华品牌奔驰,在新能源赛道上“一跌再跌”,算是把老脸都丢尽了,它的电车因为“杂牌”,曾导致车主被人嘲笑,也因为频繁自燃自断前程,即便是“价格大跳水”,一年到头来的销量也非常惨淡。

再来看造车未遂的苹果,在官宣终止造车之前,它的智驾技术目标,因为难度与投入太大,从最早的L5级降到L4级,再降到L2+级,搭载此技术的车型还要等到2028年才能面世,而现阶段,拥有L3级智驾技术的国产车企已不在少数,倘若苹果未终止造车,到2028年市场也会让它放弃这一执念。

上述三个例子,都是欧美大厂电气化转型之路不畅的缩影。

那么在中国市场卖不动,在大本营欧美市场又如何呢?同样卖得很费劲,受限于技术与成本,欧美车企根本做不到“油电同价”,更别提“电比油低”了,再加上高昂的电价、薄弱的基础设施等,致使欧美市场的电车销量未达预期。

与电车卖不动、电车无优势相比,欧美传统大厂更害怕的是,全球新能源产业链集群在中国落地生根,中国车企从中获得产业链上的全球成本优势,并借此打造具备庞大规模、充沛盈利能力与先进技术的全球头部企业。这意味着,欧美车企将彻底沦为中国车企的跟风者,无法超越前者。

因此,它们选择扬长避短,用“魔法”打败“魔法”。

这里的“长”,指的就是它们在内燃机时代经年累月积淀而成的品牌影响力、核心三大件技术与成本控制能力,以及依托于此的盈利增长。

丰田预计2023财年净利润同比劲增84%,达到2189亿元;Stellantis集团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1%,达到 1437.78 亿元;现代汽车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3.7%,达到661.35 亿元,起亚汽车2023年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0.5%,达到616亿元......

以上财报数据表明两点,一是那些你觉得在中国难熬或生存费劲的车企,实际上活得非常好,赚钱能力好过国内一众头部车企;二是,以燃油车为主的它们,仍在全球拥有广阔市场,因此它们并不担忧生存难题,充其量只是在中国市场难卖而已。

对于这些欧美大厂来说,电动车卖不好,燃油车又赚钱,自然不用那么快考虑all in纯电,可以在保留基本盘优势的基础上,不断研磨技术,精进产品,像奔驰现在就是走这条路。

与国产车企相比,这些欧美“老贵族”胜在家底丰厚,“祖宗”留下来的产业,还具备赚钱能力,而国产车企更像是“创一代”,从零开始,只要抓住机会便会拼尽一切往前冲。

对于国产车企来说,接下来要走的路并不容易,一来,国内车市内卷严重,亏损者众多,盈利者仍与欧美大厂有不小距离(指赚钱能力),之前就有外资车企高管扬言,“先把你烧死了,我后面再等着进来抢市场也可以。”

二来,诸多欧美大厂放缓电气化转型步伐,加码燃油车,将对要走出去的国产品牌造成拦截与阻力,今后国产车企海外扩张的难度系数将会增大;

三来,努力奋斗的创一代,要想打败家底丰厚的老贵族,还是要有具备革命性意义的核心技术,如电池、人工智能、智驾等等,如何打破现有技术瓶颈,亦是摆在国产车企面前的一道难题。

       原文标题 : 欧美大厂抛弃电车,没有阴谋论,但真相更残忍!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