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车企推迟油车禁售令,苹果抛弃电池项目,欧美不玩新能源车了?

拙见新能源
关注

2024年2月底,新能源车市场又出了几个事件,一个是英国将油车禁售令从2030年推迟到2035年,奔驰宣布彻底放弃2030年全面转电的目标;另一个是苹果彻底抛弃了熬了十多年的电车项目,并宣布不造车。这个两个新闻出来后,有人问我,你看欧美都不玩电动车了,我们还在拼命搞,会不会是个大坑?

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关注这类新闻的人一般是之前就关注电动车的,消息一出来后,心里没底,有点慌了。这里也先说一下我的看法,这类问题属于锂电大逻辑思考框架下的问题,什么是“锂电大逻辑”?就是某个可能颠覆锂电固有认知的逻辑。这些关于投资锂电行业重大的逻辑问题,我觉得在投新能源车行业之前就应该想清楚,不然中途暴露出来,心慌之下要不跑路,要不犹豫不决。

今天来讨论一下关于欧美“不玩新能源车”的逻辑思考,文章后面我也会说一些关于锂电大逻辑的核心问题。

回到之前的问题,欧美不玩电动车了?这个逻辑背后隐含的风险是中国在锂电产业链占据全球约70-80%的份额,比如隔膜、负极、正极,国内产业链差不多占了全球80%份额,锂电池约65%,就只有锂矿之类的资源品占比低。这么庞大的产业链,欧美不玩了,那我们这么大的产能怎么消化?而且是在行业本就过剩的当下。

欧美真的不玩了吗?不是的。

苹果放弃造车的背后原因

苹果造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13年,当时苹果搞了个“泰坦计划”,就是苹果造车项目。那时苹果从奔驰、特斯拉、谷歌招了很多技术大拿,准备颠覆汽车产业。但是到了2024年,苹果汽车项目高层最显眼的一个变化就是高管频繁调动离职,从主要负责人、总裁各种离职出走。

这说明苹果造车本就不顺利,苹果对产品一贯要求是高品质的成熟产品,如果苹果认为产品不是“完美”的,就不会发布出来。举个例子,苹果在2024年2月才推出VR头戴式显示设备Vision Pro,要知道VR眼镜最早是谷歌弄出来的,都是10多年前的事了,而且谷歌眼镜在2023年3月都停售了,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苹果不会推出有明显体验瑕疵的产品,因为那样等于破坏苹果-这个追求完美品质的品牌。

另一个因素是电动车产业链基本在中国,近期美国《金融时代》刊登了文章,通过对比中美电车产业链后,直言“美国的电动车供应链还处于婴儿期”。处于婴儿期的产业链是造不出完美产品的。

电动车是一个每年都在飞速进化的产品,中国造车模式和苹果是不同的,中国新能源车企不在乎现在是不是完美产品,而是遵循不断迭代的进化思路,这个过程中的产品都不是完美的,产品虽有瑕疵但能用,而且在某些方面确实有亮点,这是中国的造车之路,也符合电动车这个产品的发展特点。

新能源车产业链不在美国,美国要造出一辆完美电动车遇到的困难会非常多,所以苹果取消造车是可以理解的。而且苹果在电动汽车上布局也没有停,苹果在智能车载系统上推出的“CarPlay”似于手机上的IOS系统,这个才是苹果在电动车中最成功和最好的布局,造车成本太高了,后续投入非常大,而且欧美高端电车市场也不大,现在停了也是合理的。(如果乔布斯在,有可能搞出来,库克就不行)

欧洲车企纷纷取消油车禁售令,欧洲车企的无奈之举

欧洲车企取消油车禁令,现在网上有人说是西方给我们下套,目的就是为了继续保持燃油车技术的优势,让发展电车的我们最终落得跟日本氢能源车一样的下场。这个看法肯定是不对的,我的理解是欧洲车企的无奈之举,也不是说欧洲就不玩电车了。

我们可以从欧洲对新能源扶持的政策看出来,欧盟27个成员国,已经有20个国家搞了各种扶持电车的政策,减税和免税还是最基本的,直接补贴现金最直接,像法国补贴新能源车最高达到5000欧元,德国则是补贴售价低于4万欧元的电车,一辆车就补贴6750欧元,在2025年前,欧盟计划建100万个充电桩。

但为什么欧洲现在要取消油车禁售令,这个禁令不就是欧洲自己搞出来的吗。这里说一下我的观点。

首先,中国有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这是一个全球电动车实验场,国人在这个庞大的,高强度竞争的汽车市场中不断自我进化,制造出更优秀的产品。这点很重要,因为除了中国,全球其他国家都没有中国这么大的消费市场,没法成为“全球电动车实验场”,就算之前特斯拉很先进,但你看这两年,国内的电动车企大有超越特斯拉之势,更别提欧洲的车企了。

传统车企的优势正在成为劣势

欧洲的大众、奥迪、奔驰等品牌也大力发展电动化,本身还有品牌优势,但经过最近一年观察,我发现这些大的汽车品牌已经出现乏力了。原因是现在的电动车技术其实和传统车相关性不大了,前几年,这些品牌车企在原来燃油车基础上改款,变成混动,或传统车基础上开发纯电车型,在前两年还有效,消费者还是会买单,但现在国内的电动车车企基本都研发纯电平台,并不是在传统车基础上优化,而是直接研发新的平台。

2024年3月6号,国资委喊话三大新能源汽车央企“发展不够快”,说实话国内合资车企的问题和欧洲传统车企的问题是一样的,都是想新旧两条路一起走,用旧的思维模式去指导新的道路,这是行不通的。(现在说上汽、东方、长安会跟华为合作,就是华为新设一个目标公司让这些公司入股,华为提供汽车智能化软硬件,这些车企能不能走出来我不知道,但华为以后会成为全球新能源车技术平台型公司是比较确定的事情。)

现在的新能源车走的是一条全新的路,没有旧包袱才能全力冲刺。试想一下,两个赛跑运动员,一个年轻有冲劲,一个已是中年,还背着一个沙袋,谁能成为胜利者?这就很明显了。

2023年9月,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法国斯特拉斯堡作一年一度“盟情咨文”演讲时,宣布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这时候已说明欧洲在新能源车市场落后了。2024年2月,美国也说正考虑采用关税以外的方式,限制对中国智能汽车及相关零部件的进口,所有的迹象表明,中国在新能源车领域已经让欧美感受到深深的威胁。

就算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欧洲车企也不会放弃新能源车

奔驰虽然放弃了2030年全面转电的目标,但是也提出了新计划,那就是在2030年实现电车和油车销售份额同样的占比,就是各50%。欧洲车企这么做的根本的原因就是怕一味的坚持转电,车企很可能丢掉油车这个传统优势,那么自己旧三电的专利就会成为废品,自己在面对中国新能源车企时毫无胜算。推迟燃油禁售只是欧洲车企面临的困境下的无奈选择。

日本车企其实已经落后了,这几年丰田的丰田章南一边公开场合各种贬低新能源车,一边又说要发展氢能源车,发展固态电池。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丰田既想保持燃油车地位,又想在新能源车领域超越中国。然并卵,丰田的电动车在中国已经严重落后了,个人觉得都比不上大众。

有人会说,欧洲电力系统这么差,电动车的确不如燃油车,有这个想法的人说明还没想通为什么电车是优于燃油车的,为什么新能源车是时代进步,为什么中、美会出现比亚迪、特斯拉这样的划时代公司!

合作才是出路

现在国内新能源车企的产品是非常有竞争力的,是优于欧洲的。这个从售价中就可以明显看出来,比如上年比亚迪在国内定价13万的元PLUS,在欧洲买到31万,甚至超过了宝马3系的价格。

如果比亚迪在欧洲卖13万的价格,欧洲的车企怎么活?所以欧洲对中国车企加了各种税,价格就变的很高。这种情形和中国20年前的情况是不是很像,当年奔驰、宝马在中国卖的非常贵,比德国贵了也不止一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为了保护本国的汽车工业,防止外来产品对本国倾销。只不过现在轮到欧洲保护自己的汽车工业。

比亚迪在欧洲定价这么高,所以比亚迪在欧洲的出货量不大的,比亚迪卖的好的国家比如泰国、以色列,这些国家本来汽车工业不发达,也没有想着大搞贸易壁垒,所以比亚迪的车性价比优势就出来了。

另一个新情况是,中国在欧洲销量最高的品牌是MG(名爵),这个品牌本是英国品牌,在2005年被上汽收购了,属于合资车,但欧洲人还是把它看成英国品牌,中国现在的汽车工业发展起来了,各方面做的都不错,所以属于共赢。

这里也可以看出,中国开拓海外市场,未来趋势有两个,一个是合资品牌,如大众牵手小鹏,小鹏帮大众开发新车型,利用小鹏的技术和大众自己的品牌,把车买给中国或其他国家;一个是让中国锂电产业链公司到海外建厂,增加本国就业和税收,总之不能让中国把廉价的商品在本国倾销。概况成一句话:合作共赢。

提升硬实力才是王道

眼看欧洲车企节节败退,各车企坐不住了,政府也纷纷下场。但这其实作用不大,老老实实降低成本提高品质才是硬道理,其实海外车企心里也很明白,未来发展之路就是发展新能源车,所以才有了大众牵手小鹏,奥迪牵手上汽,奔驰牵手比亚迪这种事情的发生,这就是“反向合资”时代的到来吧。

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491万辆,第一次超过日本,把德国也甩开了,成为全球第一。在欧美在推迟燃油车禁令和对中国汽车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的当下,比亚迪正开着200米长的滚装船,运了3000辆车到全世界最大的汽车港口——德国不来梅哈芬港......

分割线---------------------------------------------------------

关于锂电大逻辑

关于锂电大逻辑,其实不单是上面提到的这个问题,我下面列几个给你们看看:

1、钠电池、氢能源汽车发展起来--颠覆电动汽车行业;

2、固态电池发展起来--颠覆锂电固有产业链;

3、经济大衰退,新能源车销量出现倒退--颠覆电车本来蒸蒸日上的高预期;

4、产能过剩严重,长期得不到缓解,行业长时间不赚钱--颠覆市值增长逻辑;

我擅长做研究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会提出问题,再去自我论证,很多大家不曾想过的问题我其实很早就思考论证过,当然有些已有答案,有些本来就是没有答案的,但各种可能性基本也有想到。关于锂电大逻辑,大家有问题也可给我留言。

       原文标题 : 欧洲车企推迟油车禁售令,苹果抛弃电池项目,欧美不玩新能源车了?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