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的现状是,做了增程的,销量都不差。而不做增程的,却好像一种原罪。
随着长安、奇瑞的星途时隔3天发布了和增程相关的新能源动力技术,目前中国市场里此类的头部玩家已经有了华为系的AITO问界、理想、零跑、吉利、长安、奇瑞共6家。
从2023年开始,互联网上就诞生了一个比较偏激的观点,“不搞增程的新势力,没了也是活该。”且这个观点的诞生,早于李想和长城高管的网络吵架。这一类观点诞生的主因,与2021年开始新能源汽车销量的翻倍增长有关,更与每到节假日时,都会有一批电动车车主受戒相关。
尽管蔚来有着3-5分钟能完成的换电,尽管充电速度越来越快,特斯拉的V3超充最高速度已经到了15分钟补能250公里,以及被誉为非常先进的800V陆续上线,但多数人的续航焦虑依然没有被打消。
至于改变了这些的,是2021年开始,比亚迪DM-i带着插混冲出了之前的认知。2018年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每年在中国只能产生不到140万辆的数字,而在2021年,这个数字一跃冲到了330万辆以上。2022年,这个数字再翻一倍到687万辆,而2023年,这一数字已经无限接近950万辆。
价格战打的越狠,做增程的就会越多
新能源汽车销量的节节攀升,自然离不开比亚迪和特斯拉国产后的带动,消费者的认知因为这2家越卖越多而改变。之前不了解、不敢触碰的事物,当身边的参与者越来越多时,顾虑也就逐渐被打消。
而更关键的一点是,它们的价格一直处在下降中。新能源车越来越便宜,这和2010年前后智能手机价格大跳水,最终慢慢干掉传统手机的逻辑和趋势都差不多。
2021年时,比亚迪秦PLUS DM-i的含补贴指导价区间为10.58-14.58万元;
2023年时,秦PLUS DM-i冠军版上市,指导价区下探至9.98-14.58万元;
2024年新一轮的荣耀版推出后,这一指导价区间进一步下探到7.98-12.58万元。
3年时间,车辆指导价先是下探6000元,再是2万元,考虑到配置的增加再按降幅/原车价的比例计算,约为15%-30%。粗浅的理解这个比例数据相当于,奥迪A6L(起步指导价42.79万元)在3年时间里,降到了奥迪A4L的起步价(现款起步指导价32.18万元)。
同样的轨迹也出现在特斯拉身上,以Model 3为例,2019年时最早的国产版本起步价为35.58万元(未包含国家补贴),而2024年3月,指导价已经到了24.59万元,叠加上官方的8000元保险补贴,相当于23.79万元,价格的下探比例33.1%。
都在30%左右,这是特斯拉和比亚迪所体现的共性。而参考到整体的收入预期在波动,降价潮和价格战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数消费的特征已经聚焦在了“低价”上。换言之,价格没有惊喜的新车,在当前很难杀出重围,而且即便是出名的大品牌,也不能复制成功。
这之中的案例,信手拈来,比比皆是。3月1日,理想MEGA的上市,曾经被李想立下50万元以上爆款、颠覆传统的MPV,撞上了退订破万。2023年9月之后开始顺风顺水无可阻挡的华为系也是一样,和奇瑞合作的智界S7抢到了当时大量532新车还未上市的风口,1个月时间大定破万,但因为无法交车,爆单的趋势直接停止。交出的销量成绩单是,1月销量485辆,上市之后3个月累计销量2297辆。
而再看看一系列主打增程的新车带来的同期销量数据:
理想1月销量3.1万辆,2月销量2.03万辆;
问界1月销量3.3万辆,2月销量2.11万辆;
零跑1月销量1.2万辆,2月销量0.65万辆,但零跑C10手里握着4.5万辆的订单。
而之所以增程能在市场里的突围,并不是因为之前网络互撕状态下,关于增程是先进技术还是落后技术的PK,而是什么样的市场需求,决定什么样的销量数字。中国汽车消费如今的特征是,同等配置和技术水准下价格尽可能低的产品,所以,相比插混和纯电降幅更明显的增程,愈发杀出重围。
比奥迪Q5L大一圈的理想L7,入门指导价差异接近(比奥迪Q5L)便宜近8万元;增程版本AITO问界M9的入门指导价46.98万元,价格不到奔驰GLS、宝马X7的一半。智能化的演进确实让中国消费者感受到和传统车的不同,但价格、车辆定位、尺寸等等,无疑是重要度更高的筛选词。
增程,下一轮价格战毋庸置疑的导火索?
总之,增程和插混的争斗,当前仅从销量破圈增长的角度看,是增程胜。华为系代表的是趋势,尤其是对比了问界M9的终端购买比例,5万台大定中,购买纯电动版本的人群属于绝对少数。而理想的成绩则是证据,证明市场对此类技术的看法。简言之,拥抱了增程的几家后发新势力车企,多数都过了单车型月销量5000辆就能保证盈利的衡量标准。
而最新的趋势已经展现,越来越多的车企技术路线,向增程进行靠拢,之中即包括直接做增程,也包括用DHT覆盖增程能力的。比如眼前的长安汽车、奇瑞汽车。一周时间里,先是星途瑶光C-DM上市,再是长安新蓝鲸动力发布,二者的落点相同,都是通过燃油时代的储备,提升混动系统的发动机能力,最终实现在插混/增程技术上,有别于市面产品的卖点能力。
不过技术方案上,二者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点在于,都是依托米勒循环,提升发动机的热效率,热效率越高,燃油的利用率就越高。在插混上,发电和直驱都会更省油,在增程上,发电效率会提升,能耗也会降低。另一个相同点还在于,两大车企的新动力系统,都是同时兼容插混和增程,以及可以单独拎出来做插混,或者做增程。
不同的点在于,瑶光C-DM交出的热效率是44.5%,长安新蓝鲸动力的热效率44.28%,储备热效率47.03%。以及二者的发动机喷油压力不同,奇瑞使用350bar+预燃烧方案(特征在燃烧室),长安使用500bar+ 150mJ点火技术(特征更多在点火)+ 1.45缸径行程比、16:1高压缩比(更细长的气缸和压缩比)。
当然,上述的单纯数字对比,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没什么意义且晦涩的。简言之,长安这套新动力系统的换算结果是,在增程模式下,它的发电能耗会相比市面上目前最强的两家企业-华为、理想更好。
官方数据下,理想L系列增程器的热效率40.5%、问界M系列的增程器热效率是41%左右,长安的热效率提高了3%左右,但1L油转化3.63度电;相比,问界的增程器,1L油转化3.2度电。
再做一个简单换算,拿问界M7的60L油箱做参考,用满油箱转换电能,可以实现192度电的转换;同等60L油箱下,长安的增程器可以转换出217度电,多出25度电左右。以增程车型目前普遍交出的高速100km电耗在22kWh左右来换算,这相当于长安的新车型如果只使用增程模式,能比同尺寸/重量的理想或者问界,花一样的钱,能多跑100公里。
而如果是奇瑞或者长安要追求更长的增程续航表现,因为发电效率更高,于是油箱可以更小、电池也可以更小,最终又是一波成本下探。
总之,有了新技术之后,手里的玩法也可以明显变多。看一下最新一轮的主流车企新车投放计划,大概如下:
长安会使用新的增程技术的车型包括,深蓝G318、阿维塔11、阿维塔12、阿维塔E15、阿维塔E16,会在2024年完成上市,以及启源和深蓝的更多车型;
奇瑞的相关新车会包括,预计4月上市的中大型SUV星纪元ET;
吉利的此类新车会有领克07 EM-P;
而且除了这些之外,还有重量级最高的比亚迪。按照比亚迪近几年所公示的专利信息来看,在2021年申请的功率分流,已经被多次猜测会是新一代DM系统的关键亮点。丰田和本田手握着功率分流关键零部件行星齿轮的专利,丰田的专利已经在全球进入失效期,而丰田和比亚迪之间有着深度合作。简言之,在成本不明显增加,零部件进一步小型化后,它的发电功率和发动机直驱效率都会更高。换言之,更省电、更省油。
总之,上述4个品牌带来的技术路线选择是基本相同,不同点主要在于,内燃机具体怎么做,以及BMS能量管理的软件算法怎么做。而毫无疑问的一件事是,没了摊销发动机的研发成本(几千元),如果专门做增程可以取消变速箱的成本(爱信6AT公开报价8000元),各家显然都有了进一步下探价格,应对更激烈竞争的空间。
让我们看看,价格会下降多少吧
不用单独去计算增程相对纯电动能节省多少成本,因为很多这类车型已经上市,替我们算过了一笔账。也不用去探讨车企会如何进行定价,因为现在的价格战里,一旦销量不达预期,车企能调低的幅度就是,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比如,眼前比比皆是的官方降价。
先看降价的比例,岚图Free的2022款同DNA型号上,增程(37.99万)与纯电(41.99万)的差价为4万元,二者的电池容量差异为55kWh。
AITO问界M9的同配置版本,增程与纯电的差价为4万元,增程Max版为46.98万,纯电Max版为50.98万元,二者的电池容量差异为58kWh。
深蓝S7的同配置版本,增程与纯电的差价为2.3万元,200Max增程为16.99万元,620Max纯电版为19.29万元,电池容量差异为48.24kWh。
鉴于新势力多数没有走上正常市场化,如毛利率为负数,如依托资本造车,故不介入结论。以成熟车企的表现看,在中型以上的车身尺寸下,增程能比纯电省去50kWh左右的电池容量,电池价格也能下探3-4万元。如以以上三者的表现看,价格下探占车价比例的数字分别为深蓝的12%、岚图的9.5%、问界M9的7.8%。
于是,让我们看看深蓝G318、阿维塔4款新车、星途星纪元ET,长安和奇瑞两家应用了新增程类技术的车型,还能下探的价格可能性。
深蓝G318目前的预测价格为,不低于20万元起步,在30万元左右,定位中大型SUV比同类功能但定位中型的方程豹豹5(28.98-35.28万元)大一号,价格下探空间在5万元左右。相当于拉低了细分市场车价的比例在17%左右。
阿维塔系列4款车型的价格下探,可以用最近上市的一款新车做衡量参考,阿维塔11千里智驾款限时售价25万元,较此前的30万元起售价下探5万元,而换装增程后,这个价格还会更低。
星途星纪元ET,则可以用星纪元ES的市场变化动作做参考。2023年12月下旬,和智界S7同平台的星纪元ES上市,价格区间22.58-33.98万元。但就在17天后,此车型快速推出了19.88万元的更入门版车型,同时对其他车型官方补贴2万元现金。这背后,是销量远低于预期之后的自救,1月星纪元ES销量仅504辆,市场热度偏低。
所以,星纪元ET几乎没有定高价的胆量,再考虑到ES和ET都基于E0X平台,星纪元ES尺寸4945*1978*1489mm,轴距3000mm,星纪元ET尺寸4955*1975*1698mm,轴距3000mm。没有实质性的技术和配置差异,如今星纪元ES的纯电版已经把最低定价放到了20万元内,星纪元ET的增程版则甚至有机会进入19万元内。
而网络上近期对此的频繁猜测,猜测价格为18.88万元起售,则是与其市场现状不谋而合。
下一轮价格战和降价潮何时开打,目前来看,大概率是以2024北京车展为起点。如今的趋势已经是和几年前发生改变,从优先追求技术先进性,变成了同步追求成本下探和相对技术先进性。而随着这些陆续发生,再借由上述的分析,下一轮价格战再来10%的降价幅度,不紧不令人意外,还十分合乎情理。
不做增程不是原罪,不够主流,不够便宜,才是。
作者丨黄强
原文标题 : 不做增程,是种原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