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国内汽车质量投诉指数分析报告

车门视车
关注

日前,汽车门网发布了2024年3月的国内汽车质量投诉指数分析报告。3月份,汽车门网整体投诉指数达到了29241.2,环比上涨151%。本月,共有126家车企上榜,比2月份增加了5家。TOP10榜单中,10家车企本月投诉指数均有不同幅度上升。投诉指数增幅最高的是比亚迪,连续两个月蝉联车企投诉榜单第一名。从投诉信息反馈来看,降价问题是本月投诉的“主旋律”。

投诉总结发现:一、从投诉品牌来看,投诉榜单TOP10中,本土品牌和海外品牌各占5个席位。其中,10个品牌投诉指数均有不同幅度上涨,吉利银河成为投诉指数增幅最高的品牌。比亚迪凭借16746.15的投诉指数高居榜首,环比上涨346%。五菱品牌排名第二,投诉指数环比上涨136%。丰田品牌排名第三,因为仪表台老化开裂和车门生锈而带来的集中投诉依旧持续。二、从投诉车企来看,TOP10榜单中,自主车企占据了6个席位,合资车企占据4个席位。

同时,车企投诉指数均大幅攀升。其中,四家车企的投诉指数环比翻了一倍以上。比亚迪以远超其他车企的投诉指数拿下了榜单第一名,同时带动了自主车企整体投诉指数的上涨。三、从车系来看,被投诉最多的车系仍然是华系车。除了长期居于榜首的比亚迪因为价格变动遭到投诉外,上汽通用五菱也成为了降价问题新的投诉增长点。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紧随其后,最大的槽点分别是价格变动和车机不更新。日系车排名第二,一汽丰田依旧是投诉的重灾区,其颗粒捕捉器堵塞、仪表台老化和车门生锈是三个主要问题。德系车排名第三,南北大众和华晨宝马共同助推了德系车整体投诉指数的上涨。

四、具体细分车型来看,SUV超越紧凑型车为投诉指数最高的车型,投诉指数占比为41%。宋PLUS新能源、宋Pro新能源以及唐新能源成为SUV投诉指数上涨的直接推手,这三款车均因厂家降价问题遭到了车主投诉。紧凑型车位列第二,同样作为比亚迪旗下车型,驱逐舰05也因厂家降价问题引发车主不满,进而遭到投诉。中大型车位列第三,汉凭借2771.7的投诉指数一举超过榜单常见车型皇冠,来到了中大型车投诉榜首。 五、从车型年款来看,近三年内的新车是3月份投诉的集中爆发区,合计投诉占比达到了85%。2023款车型的投诉指数最高,占比为60%;2022款车型排名第二,2021款车型位居第三。

此外,其他款车型的投诉占比有7%,位列第四。六、从投诉问题分布来看,服务的投诉指数达到了61%,比上个月增加了16个百分点。车身电气的投诉占比有所下降,来到了18%。变速箱和发动机的投诉占比也比上月下降了不少,分别在3%和10%。整体来看,服务、车身电气和发动机仍然占据了投诉问题的大头,共计89%。以下是2024年3月汽车质量投诉指数的具体分析:

一 汽车品牌投诉指数分布

3月份的投诉品牌TOP10中,本土品牌和海外品牌各占5个席位。其中,10个品牌投诉指数均有不同幅度上涨。吉利银河成为投诉指数增幅最高的品牌。比亚迪凭借16746.15的投诉指数高居榜首,环比上涨346%。五菱品牌排名第二,投诉指数环比上涨136%。丰田品牌排名第三,因为仪表台老化开裂和车门生锈而带来的集中投诉依旧持续。

(一)比亚迪重点投诉车型分析比亚迪以16746.15的投诉指数高居榜首,环比上涨346%,驱逐舰05是投诉的“重中之重”,约占比亚迪整体投诉指数的176%。与此前因发动机自启遭到的集中投诉不同,本月驱逐舰05的槽点主要是龙年春节以来的大幅度降价,引起了不少新购车车主的不满。除驱逐舰05外,比亚迪旗下多款热销车型也因降价遭到了集中投诉,投诉指数均超过2000。

(二)五菱重点投诉车型指数分析2月份冲上投诉榜第三位的上汽通用五菱五菱本月投诉指数继续大幅上涨,达到了 2059.65,排名上升到了第二位。这与五菱星光的投诉指数狂飙脱不开关系。由于2月份五菱星光跟进价格战,关于降价的投诉在本月得到了延续。另外,投诉反馈显示:也有部分车主对五菱星光的续航缩水问题进行投诉,2023款五菱星光150进阶版成了问题的集中吐槽点。

(三)丰田重点投诉车型指数分析3月份,丰田的投诉指数达到了1543.2,排名下降到了第三名。仪表台老化开裂、颗粒捕捉器堵塞和车门生锈成为丰田品牌的三大“槽点”。RAV4荣放、卡罗拉、锐志、皇冠的3月投诉指数均在150以上,是各自细分领域的重点投诉车型。

二 车企类别投诉指数分布

3月,自主车企投诉占比高达82%,合资车企投诉占比为17%,进口车企的投诉指数为1%。整体来看,在车企投诉指数TOP10的榜单上,自主车企占六席,合资车企占四席。本月TOP10中,车企的投诉指数全部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四家车企的投诉指数环比翻了一倍以上。比亚迪以远超其他车企的投诉指数拿下了榜单第一名,同时带动了自主车企整体投诉指数的上涨。

(一)重点合资车企投诉指数分析3月,一汽丰田的投诉指数高达1243.45,连续三个月蝉联合资车企排名榜首。仪表台老化问题缠身的同时,颗粒捕捉器堵塞、门窗生锈等问题也愈发凸显。一汽-大众排名第二,变速箱电脑板故障是被投诉的主要原因。东风日产排名第三,投诉指数环比上个月上涨了176%。

(二)重点自主车企投诉指数分析比亚迪连续两个月蝉联自主车企投诉榜榜首,投诉指数环比上涨346%。在本月,比亚迪降价类投诉超过了发动机异常启动。投诉指数暴涨的上汽通用五菱排名第二,典型投诉问题同样是降价。吉利汽车凭借1189.8的投诉指数排名第三,相比2月上升两个排名,旗下车型吉利银河L6降价的问题在本月遭到了车主的大量投诉。

三 汽车国别投诉指数分布

3月份,被投诉最多的车系依旧是华系车。除了久居于榜首的比亚迪因为价格变动遭到投诉外,上汽通用五菱也成为了降价问题新的投诉增长点。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紧随其后,最大的槽点分别是价格变动和车机不更新。日系车仍排名第二,一汽丰田仍是投诉的重灾区,其颗粒捕捉器堵塞、仪表台老化、车门生锈是三个主要问题。德系车排名第三,南北大众和华晨宝马共同助推了德系车整体投诉指数的上涨。

从具体投诉问题来看,降价是3月份华系车相关投诉问题的“主旋律”,比亚迪和上汽通用五菱均是该问题的典型投诉对象。日系车的老大难依旧是丰田,且新旧老款车型都有涉及。德系和美系分别位列第三、四名,两者的投诉指数分别为1366.05和852.15,相比2月投诉指数都有所上涨,典型问题分别是变速箱电脑板故障和仪表台脱胶开裂。

四 细分车型投诉指数分布

3月份,SUV超越紧凑型车为投诉指数最高的车型,投诉指数占比为41%。宋PLUS新能源、宋Pro新能源以及唐新能源成为SUV投诉指数上涨的直接推手,这三款车均因厂家降价问题遭到了车主投诉。紧凑型车位列第二,同样作为比亚迪旗下车型,驱逐舰05也因厂家降价问题引发车主不满,进而遭到投诉。中大型车位列第三,比亚迪汉凭借2771.7的投诉指数一举超过榜单“老熟人”皇冠,来到了中大型车投诉榜首。

SUV榜单中,前四个席位被比亚迪旗下车型占据,其典型问题均为荣耀版车型的增配降价,此举引起了老车主不满。排在第五名的是RAV4荣放,车门生锈成为投诉的“重灾区”,从投诉年款来看,车门生锈问题主要出现在近三年的新车上。紧凑型车榜单中,前两席被比亚迪旗下车型驱逐舰05和秦PLUS占据,典型投诉问题依旧是厂家降价。紧随其后的是五菱星光、银河L6、长安逸达,它们被集中投诉的原因均是由于跟进比亚迪价格战造成的。中大型车榜单中,3月投诉指数猛增的比亚迪汉强势排名榜首,厂家降价是“罪魁祸首”。皇冠则下滑至第二名,其典型投诉问题是老生常谈的仪表台开裂问题。其余8名上榜车型投诉指数则均未过百。

五 车款投诉指数分布

投诉指数数据显示,近三年内的新车是3月份投诉的集中爆发区,合计投诉占比达到了85%。2023款车型的投诉指数最高,占比为60%;2022款车型排名第二,2021款车型位居第三。此外,其他年款车型的投诉占比有7%,位列第四。

3月份,2023款车型的投诉指数17559.55,环比暴涨249%。宋Pro新能源、秦PLUS和五菱星光这三款车型是投诉指数升高的最大贡献者。与此同时,这三款车型均因降价问题引发集中投诉。2022款车型的投诉指数环比上涨了94%,比亚迪汉由于厂家降价一跃进入榜单的第一名,长安欧尚X7 PLUS和唐新能源的投诉指数与第一名差距较大。2019款之前的其他款车型占比7%,丰田旗下车型占据了榜单的前四个席位,其典型投诉问题是仪表台开裂老化。

 

六 问题投诉指数分布

从投诉问题分布来看,3月份,服务的投诉指数达到了61%,比上个月增加了16个百分点。车身电气的投诉占比有所下降,来到了18%。变速箱和发动机的投诉占比也比上月下降了不少,分别在3%和10%。整体来看,服务、车身电气和发动机仍然占据了投诉问题的大头,共计89%。

具体来看,比亚迪旗下热销新能源占据了本月服务投诉TOP10榜单的8个席位,这是由于厂家推出的荣耀版车型属于增配降价且没有给出任何补偿措施,引发了许多新老车主的不满。此外,五菱星光和银河L6也因降价问题被诉至榜单前十中。在车身电气投诉指数方面,五菱星光因降价问题居于榜首,RAV4荣放和锐志则因车门生锈、仪表台开裂被投诉。在发动机投诉指数方面,只有四款车型的投诉指数在200以上,这些车型全部来自比亚迪旗下。

投诉指数汽车门网全新构建汽车投诉指数计算模型(简称:QCMS),将车型质量投诉分为八大类,根据发动机、变速箱、车身及电气、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挂系统、轮胎、服务等问题影响严重性分别赋权,并对集中性事件额外加权,最终形成有效投诉指数,指数越大越严重。数据来源:汽车门网时间周期:2024.3.1-2024.3.31制作单位:汽车门网•数据部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除)

       原文标题 : 2024年3月国内汽车质量投诉指数分析报告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