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车展 - 合资品牌吹响反攻的号角

vehicle公众号
关注

2025年上海国际车展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技术革新与市场博弈的焦点舞台。在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强势崛起的背景下,合资品牌以“更中国”的战略姿态发起全面反攻,通过本土化研发、智能化升级和供应链深度整合,重新定义市场竞争格局。

大众、通用别克、日产、丰田、本田等品牌纷纷亮出重磅车型,展示其在智能化和电动化领域的突破性成果。本文将介绍本次2025上海车展中合资的产品技术,分享合资品牌的核心优势与未来展望:合资品牌核心车型与技术亮点中国供应链的深度赋能合资品牌的核心优势与未来展望希望帮助大家重新了解合资品牌,展望和思考合资品牌这一轮反攻。文末有小调查,你会购买这样的电气化智能化合资品牌吗?合资品牌核心车型与技术亮点

大众汽车:本土化技术矩阵与概念车集群

大众汽车在本届车展上发布三款全新概念车,全面覆盖不同细分市场:

ID.AURA(一汽-大众):紧凑级纯电轿车,基于CMP平台与CEA架构打造,主打年轻家庭用户市场,搭载与中国本土企业酷睿程(与地平线合资)合作开发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支持自主学习能力

ID.ERA(上汽大众):全尺寸增程式SUV,CLTC综合续航超1000公里,采用专为中国路况优化的增程式技术,瞄准长途出行场景。这款车和小鹏G9有点像,可能是采用小鹏G9同平台架构的车型,那么智能化的智驾和智舱以及电子电气架构都可能来自于小鹏。

ID.EVO(大众安徽):全时互联纯电SUV,整合小鹏与大众的合作技术,强调智能互联生态。

大众未来三年计划推出超30款新能源车型,覆盖纯电、插混及增程式动力,并依托中国本土供应链加速技术迭代。

通用别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与GL8陆尚

别克推出全新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并首秀插混MPV GL8陆尚,搭载“真龙”插混系统(1.5T发动机+电机),纯电续航111公里,综合续航1420公里。

基于别克“逍遥”架构的融合全新升级的奥特能2.0多元驱动平台将支持纯电、插混、增程等多元化新能源驱动技术。电子电气架构为上汽通用本土自主开发的CLEA架构,智能辅助驾驶采用momenta的本土技术,芯片平台可能是基于高通SA8775芯片或者英伟达orin平台,甚至是momenta自主芯片,目前不得而知。

其智能座舱采用本土化设计的9.9英寸液晶仪表与瀑布式中控屏,并配备三层隔音玻璃技术,凸显豪华与实用性。未来12个月内,别克计划推出6款“至境”系列新能源车型,全面覆盖高端市场。

日产汽车:天演架构与N7纯电轿车

日产发布基于全新新能源架构“天演”的首款纯电轿车 N7,由东风日产本土团队主导开发,采用高通座舱和智驾平台,搭载Momenta提供的端到端智驾大模型,支持城市记忆领航功能。

文章】破土而出的N7,预示东风日产的春天要来了?_车家号_汽车之家

其设计与东风eπ007共享平台,采用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展现“现成技术快速落地”的策略。

丰田汽车:铂智7与鸿蒙生态整合

广汽丰田全球首秀 铂智7,D级旗舰纯电轿车搭载华为鸿蒙座舱与momenta的激光雷达智驾系统,实现全场景智能驾驶辅助。

上海车展观察:铂智7如何改写合资智电“生存法则”?

该车型开发周期缩短40%,本土化适配度提升60%,依托比亚迪与广汽集团联合开发的动力电池技术,展现“中国速度”下的技术代差优势。同时,铂智3X上市两个月订单突破2万台,验证其市场竞争力。

本田汽车:烨GT与本土化设计

本田推出 烨GT 量产版轿跑SUV,由中国团队主导设计,搭载宁德时代90kWh三元锂电池,纯电续航620公里。

本田烨GT上海车展全球首秀,携手本土合作伙伴开启新篇章-爱卡汽车爱咖号

智能辅助驾驶,搭载的是momenta的智能驾驶算法。

本田官宣,联合Momenta加速端到端量产辅助驾驶落地

其座舱采用41.9英寸HUD抬头显示与瀑布屏设计,深度融合中国用户对智能交互的需求,凸显“从用户需求出发”的本土化策略。

除了以上传统合资销量巨头们,豪车品牌例如奔驰的CLA,奥迪的AUDI四字母都采用中国的智能化抑或是电池供应方案推出全新的车型。

中国供应链的深度赋能

纵观本次车展的合资品牌,他们的新车型都脱离不开中国电气化,智能化的供应链。

Coronavirus is disrupting the global auto industry

合资品牌们通过与中国本土供应链的协同创新,实现技术快速迭代与成本优化:

智能化生态合作:丰田接入鸿蒙系统,大众与地平线联合开发ADAS,日产等采用Momenta智驾方案,均依赖中国科技企业的算法与芯片支持。

三电系统本土化:比亚迪弗迪电池、宁德时代等企业为丰田、本田提供核心动力电池,降低对海外供应链的依赖。

研发体系变革:丰田引入“中国首席工程师(RCE)”制度,大众设立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决策权向本土团队倾斜,缩短研发周期并提升适配效率。

这一系列举措,都践行的是“在中国为中国”。不仅仅是以前口号大于实际。

合资品牌的核心优势与未来展望

其实,作为合资品牌,他们在造车方面其实是有巨大的优势,从品控到质量都是当前国内半路出家的企业们有优势,例如以下核心优势

制造与品控积淀:凭借着百年的造车积累,德系与日系品牌在精密制造、安全测试(如一汽-大众的“珠穆朗玛”计划)等领域保持领先。

企业文化:这些百年企业从员工关怀到企业管理,都非常完善,这样的企业让员工更有关怀感,那么这样的企业的产品坑更少。

全球化资源整合:依托跨国车企的全球技术储备,结合中国供应链的成本与效率优势,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这些合资企业,过去在中国享受了高速发展的红利,也体验了快速的下滑,但是通过最新的情况看来,这些合资外资品牌很难摆脱中国,毕竟这个市场足够巨大,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以前也在这里投资不少。

所以,展望未来,这些外资定将:

本土化研发深化:合资品牌将进一步扩大在华研发投入,例如丰田计划将中国产能提升至300万辆,并打造全球出口基地;同时最近丰田的雷克萨斯落户上海金山。

智能化赛道竞速:随着中国车企的激光雷达、800V高压平台、端到端智驾模型等技术将加速普及,合资品牌必定加入与自主阵营的竞争,将焦点转向软件定义汽车能力。

生态化布局:大众、丰田等企业正通过接入鸿蒙、华为智驾等生态,构建从硬件到服务的全链路智能出行体验。

那么,对于中国品牌来讲,定将迎来下一轮的竞争,不简单是有和新技术产品的竞争,是产品,质量,人文的全面竞争。留给粗旷发展的草蜢文化时间不多了。

结语

2025上海车展标志着合资品牌从“防守”转向“反攻”的战略转折。通过深度融入中国产业链、加速技术本土化,大众、丰田等企业正以“更中国”的姿态重塑竞争力。

未来,能否在智能化与电动化双赛道持续突破,将决定合资品牌能否在存量与增量市场的博弈中赢得新一轮话语权。

但,不管如何,这种情形,将再一次促进中国汽车的发展,从产品,到质量,再到人文的全面提升。

未经准许严禁转载和摘录加入我们的知识星球可以下载包含以上参考资料的汽车行业海量的一手资料。

       原文标题 : 2025上海车展 - 合资品牌吹响反攻的号角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