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全球扩张计划 - 2025海外销量80万,2030年50%销量在海外

vehicle公众号
关注

比亚迪汽车和家长的目标一致,冲进全球汽车销量Top 3乃至Top 1,而纵观全球销量榜首的汽车公司例如丰田和大众,无一不是具有庞大的海外销量。最近比亚迪高层表示,比亚迪计划到 2025 年将其海外销量翻一番,达到 80 多万辆,并将寻求通过在当地组装汽车来克服关税问题;中长期比亚迪计划到2030年将一半汽车销往海外。

那么比亚迪如何达成这个目标呢?本文通过比亚迪全球工厂规划和布局信息,来拆解比亚迪的全球扩张计划。贯穿“海上丝绸之路”的东南亚汽车工业发源地-欧洲最后的边疆:非洲和拉丁美洲被遗忘的中国汽车出海最大单一市场-俄罗斯

贯穿“海上丝绸之路”的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这条沿海走廊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地缘政治力量的重要载体。对中国而言,这条贸易通道在俄乌战争后变得更加重要。俄乌战争扰乱了许多大陆贸易路线,并导致一些“一带一路”项目被推迟或缩减。这条贸易轴线从马六甲海峡延伸至西地中海,从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巴基斯坦延伸至中东、北非和欧盟,覆盖了全球近一半人口的区域,并将在电动汽车市场中占据相当大的份额。

因此,毫不奇怪,正是在这条由中远集团等中国企业控制的一些最重要的港口贯穿的走廊上,一些最重要的中国电动汽车生产厂目前正在建设中。在中国南部边境,比亚迪正在柬埔寨扩大其业务,追赶竞争对手福特、现代和丰田;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内投资建厂,主要生产新能源汽车,工厂总占地面积为12万平米,年产能1万台,计划于今年年底前正式投入使用。在越南,比亚迪正在富哈工业园区建造一座投资 2.5 亿美元的工厂。该工厂预计年产 15 万辆汽车,并可能建造第二家工厂,以进一步利用越南价优的劳动力成本。在邻国泰国——东南亚第二大汽车市场——比亚迪正在罗勇东部经济走廊投资 5 亿美元建造一座工厂,预计年产能为 15 万辆汽车。

在爪哇海对岸的印度尼西亚,比亚迪已投资 10 亿美元在西爪哇省苏邦市建造新工厂。该工厂将于2026年投产,年产量目标为15万辆,主要面向印度尼西亚庞大的国内市场:预计到2030年,印尼拥有2.85亿消费者,每年将购买200万辆电动汽车。比亚迪和其他中国汽车出海企业不仅投资组装厂,还投资供应链和物流。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正在加大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经济合作,并推进文化外交。

这些活动凸显了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这一位于中国“南部边缘”地区的战略重要性,并希望将其打造成为“友岸”和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可靠枢纽。印度则是另一番景象。目前,印度大量进口中国产品,并计划发展自身的技术能力,包括电动汽车产业。为此,印度已开始限制中国的投资;其一个重大后果是,比亚迪目前在全印度只有一家工厂。这家工厂位于泰米尔纳德邦,每年仅生产 1 万辆汽车。为了对冲中国和印度的风险,比亚迪等中国汽车公司将目光投向了巴基斯坦。巴基斯坦积极向中国电动汽车投资敞开大门,力求成为全球电动汽车出口中心。比亚迪计划与巴基斯坦公司 Mega Motors 合作在卡拉奇建厂。

该工厂已在建设中,预计将于 2026 年投产,初期将为巴基斯坦市场每年生产 5 万辆汽车。预计到 2030 年,巴基斯坦汽车销量的 50% 将来自电动汽车;工厂产能可能很快会扩大。在巴基斯坦,比亚迪已在销售三款车型——Atto 3、Seal 和 Sealion。此外,比亚迪还与印度最大的私营公用事业公司 HubCo 合作,打造快速充电站网络。这体现了比亚迪的长远基础设施愿景,而西方竞争对手(包括企业和政府)截然不同,他们往往着眼于更短的时间框架。 汽车工业发源地-欧洲如果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将目光投向不断扩张的东南亚和南亚市场,那么富裕的欧洲汽车市场将是终极目标。

欧洲(包括欧盟和英国)是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也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电动汽车市场。2024年,欧洲电动汽车注册量将达到150万辆(与上一年相比略有下降,部分原因是德国补贴终止)。中国汽车出海希望增加在欧洲的销量,同时也希望与该地区建立更密切的关系,因为欧洲被视为构建多极秩序的潜在合作伙伴。然而,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关税使这一任务更加艰巨。 我们之前文章《欧盟将对中国出海的电动汽车征收高达 38.1% 的关税》分享过2023年底,欧盟提高了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比亚迪被征收17%的关税,这还不包括原有的10%标准进口关税;其他中国企业则面临更高的关税:吉利被征收18.8%的关税,上汽被征收35%的关税。

——欧盟认为这是由于政府援助或补贴不公平造成的。这些保护主义政策或许是意料之外的后果,但却极大地激励了中国电动汽车企业在欧洲设厂以规避关税。汽车公司已经使用的一种常见策略是将“散件”运往某个国家进行组装并在国内销售。散件被归类为零部件,通常比成品缴纳的关税更低。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也更高效,因为拆开后的汽车更容易运输。然而,当地政府可能会将此视为一种规避策略,并可能要求汽车必须具备更高的附加值和本地化成分才能获得本土化认证。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比亚迪和其他中国电动汽车公司制定了参与和长期投资的战略,在欧洲大陆设立研发中心,并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此外,比亚迪还大力打软实力牌,通过赞助活动和开展宣传活动,努力赢得欧洲公民的喜爱。 迄今为止,比亚迪在欧洲最重要的投资是在匈牙利。匈牙利以其强大的汽车供应链和与中国的密切关系而闻名。

中国在欧盟的所有对外直接投资中,高达44%流向了匈牙利,比亚迪即将在塞格德(靠近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边境)建成一座大型工厂。这项耗资10亿美元的投资预计每年生产(而不仅仅是组装)15万至20万辆汽车,并将于2025年年中投产。此外,最近两天比亚迪宣布在匈牙利建立了欧洲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为了确保本地价值链的安全,比亚迪与全球第七大汽车技术供应商法国公司佛吉亚Forvia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为塞格德工厂供应零部件。

但这家工厂目前正受到欧盟关于不公平国家援助的调查,这可能会迫使比亚迪减少产能或出售部分资产。 即使此类调查暴露出当前比亚迪全球扩张战略一定程度的脆弱性,也不会限制比亚迪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比亚迪已开始建设第二家工厂,旨在提高其在欧洲的产量。位于土耳其伊兹密尔附近马尼萨的新工厂计划于2026年中期投产,年产能将达到15万辆。

土耳其位于欧洲边缘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尽管土耳其不属于欧盟单一市场,但它却是欧盟关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在土耳其组装的汽车可以免除高额关税。土耳其与中国之间的“战略合作”,最明显的体现是土耳其最近参与了“一带一路”倡议,这使得土耳其成为比亚迪欧洲扩张的自然之选。比亚迪第三家欧洲工厂的选址也备受争议。

此前有传言称,意大利是可能的选址,因为意大利政府有意实现生产多元化,以弥补Stellantis产量下滑的影响。然而,与比亚迪的初步会谈并未取得任何成果,尽管有报道称奇瑞有意在意大利投资。最近的报道表明,德国可能是第三家欧洲工厂的选址。大众和其他即将关闭的德国汽车工厂很可能成为中国企业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地点。获得德国的生产基础设施及其在欧洲市场的核心地位,对任何寻求扩张的中国企业来说都将是一大利好。 比亚迪并非仅仅想在欧洲建几家工厂,而是要将比亚迪定位为友好的欧洲合作伙伴。

比亚迪高管经常强调,公司希望“融入欧洲”。这实际上意味着投资于综合生产(而不仅仅是组装),建立研发中心(例如计划在英国设立的研发中心) ,并在欧洲打造强大的本地供应链。2025年年初,比亚迪代表在都灵与300家意大利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举行了会谈,这充分证明了比亚迪与当地经济参与者的互动,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有长期投资意愿的可靠合作伙伴。

最后的边疆:非洲和拉丁美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或许并非比亚迪扩张的核心重点,但它们仍然是值得关注的增长区域。中国在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投资正在增长,尤其是在港口、物流基础设施和采掘业领域。电动汽车浪潮为中国提供了在现有经济和外交关系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并建立庞大工业和物流影响力的机会,这可能具有重要的地缘政治意义,使这些地区进一步融入中国的势力范围,并进一步远离美国的势力范围。

 计划仍处于起步阶段。到目前为止,比亚迪唯一考虑的大型制造厂位于南非,但仍处于谈判阶段。比亚迪还就埃及和摩洛哥建厂进行了探索性讨论。在非洲推广电动汽车的障碍是现有的充电和维护基础设施有限,以及缺乏支持性监管框架和政府的电动汽车激励措施。然而,情况正在慢慢改变。卢旺达和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的中产阶级已经开始对电动汽车产生兴趣,而埃塞俄比亚已经禁止进口燃气汽车。预计未来十年将有新的汽车工厂开业。

 比亚迪在美洲的计划正处于更深入的阶段。比亚迪和其他中国电动汽车公司决定避开已经征收100%关税的美国和加拿大市场,正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站稳脚跟。在巴西,比亚迪收购了位于巴伊亚州卡马萨里的一家前福特工厂,并投资10亿美元将其改造成一座最先进的电动汽车工厂,就在这个工厂比亚迪因为工人生活条件问题被调查,该工厂的建设已被叫停。最新信息显示工厂建设应该恢复,2025年年底可以支持组建组装,2026年底全面投入运营。

长城汽车和奇瑞汽车也在巴西建厂,巴西是南美洲汽车生产和分销的中心。此外,比亚迪目前正在讨论在墨西哥建立新工厂。不出所料,这一举措已经引起美国警惕,他们警告称,墨西哥可能成为中国技术霸权的牺牲品。 在墨西哥建厂后,有意向向美国销售产品的中国制造商可以规避针对中国制造产品的惩罚性关税,并享受适用于墨西哥汽车的较低25%关税,从而提升竞争力。然而,中国企业方面也担心,中国电动车技术会泄漏给美国竞争对手,以至于据报道,中国电动汽车公司正在考虑推迟其在拉丁美洲的投资计划,这提醒人们,在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一样,汽车行业是世界大国地缘政治角力的关键战场。 

被遗忘的中国汽车出海最大的单一市场-俄罗斯看到最后,很多人想问,俄罗斯呢?要知道我们之前文章《一图看懂中国汽车出海市场数据》中分享了2024年中国出口俄罗斯汽车数量超过百万台,成为最大单一市场。那比亚迪呢?俄罗斯市场中国汽车品牌销量榜首上并没有比亚迪。其实,比亚迪汽车早于2005年就进入了俄罗斯市场,但现在的比亚迪出于全球战略目标,是一直彻底放弃出口最容易获得的俄罗斯市场。很多人分析,比亚迪新能源在寒冷地区不合适,俄罗斯油便宜等原因,但其实本质原因是政治,押宝欧洲的比亚迪不太可能兼得俄罗斯。

此外,其实在“一带一路”倡议中贯穿中亚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中亚,比亚迪很早就布局了工厂,2024年比亚迪乌兹别克斯坦第一阶段年产能预计 5 万台的工厂就已经开工投产。 写在最后比亚迪的全球扩张计划,背后不仅仅是当地消费者的需求,更是地缘政治的博弈。那么,比亚迪2025海外销量能否翻番达到80万台?比亚迪能否在2030年实现海外销量和国内销量1:1?欢迎留言讨论。

参考文章以及图片

*未经准许严禁转载和摘录-获取参考资料方式:加入我们的知识星球可以下载公众号海量参考资料包含以上参考资料。

       原文标题 : 比亚迪的全球扩张计划 - 2025海外销量80万,2030年50%销量在海外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