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人的准生证之痛,工厂代工!
对于一家新造车势力和一个造车人来说,选择工厂代工其实是无奈之举!准确的说,生产资质的全称是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资质,业内常常称之为汽车的准生证。涉及到新能源造车领域,有两个准入规则,一个是工信部在 2011 年发布的 37 号文《乘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另一个则是工信部在 2017 年发布的 39 号文《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造车人的第一道难关,不是融资,不是找人,也不是建厂,而是这张分量十足的准生证。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准生证,去年最新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的15家车企中,已经获得工信部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的目前有北汽新能源、云度汽车、江铃汽车、知豆汽车、以及长江汽车,还有最新获得的前途汽车成为第6家获得工信部准入的企业。距离去年5月发改委批复江淮大众10万辆纯电动乘用车项目已经过去十个月。去年准生证的发放速度惊人之后便迎来了暂停至缓慢发放。不难看出,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入门门槛由一开始的放宽政策鼓励到现在的政策收紧,以此来限制那些没有足够生产能力的企业搅和新能源汽车市场。
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资质在去年上半年以差不多每月一张的速度密集发放过后,如今审批越来越慢,而目前在排队申请的车企预计已经超过300家,可以预见竞争的激烈程度。那么,为了应对新能源汽车的准生证,新势力造车的企业是怎么做的呢?这些应对方案之间又存在什么区别呢?
应对准生证,代工还是自建工厂?
在去年一轮轮的重磅发布之后,新势力造车迎来了新一轮的洗牌。如今,能不能真正地实现量产成为衡量新势力造车企业是否靠谱的重要标准!众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们造车的动态上,而量产比起设计研发来说,同样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建厂、代工、设备、生产线……除了人力,物力,资金的支持,首先要克服的便是汽车的生产资质。为了应对新能源汽车的准生证,企业一般有三种做法:
第一种方法便是找工厂代工,生产出来的车辆必须带着代工厂的品牌标识,比如海马小鹏,江淮蔚来。由于未能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小鹏汽车已经和海马汽车签署了《小鹏品牌汽车合作制造框架协议》,双方共同生产新能源汽车。小鹏汽车因为一直未能获得电动车生产资质,而正是采用了这种代工的方式,借助海马,才能够保证其首款产品顺利上市。
根据双方公告显示,在双方协商约定的范围内,小鹏汽车将授权海马汽车有限公司使用其商标和相关技术,生产协议产品,而海马汽车有限公司负责协议产品的生产。双方初步确定协议产品的生产产能为 5 万辆/年,首款协议产品目前已经交付200多名用户使用,但第一批用户为小鹏汽车的内部人员。用创始人何小鹏的话来说,对于小鹏汽车量产1.0,首先要交付的不应该是用户,而是应该先在内部完成对产品的充分使用和体验,这也是对造车严谨态度表示敬畏。
其实在笔者看来,这种办法确实来得很快,但并不是长久之计!比如蔚来汽车,在和江淮的合作还没开始多久之后,如今便传来了要分手的消息,而蔚来汽车也已经在上海开始自建工厂。小鹏汽车这样的做法,一方面的确显现出对造车严谨态度的敬畏,另一方面,也显现出一丝丝端倪,小鹏汽车对自身产品不够自信。其实为什么是海马?而不是一二线的主机厂?简单来说,一二线主机厂中,谁会选择为新势力造车代工来赚取一点劳务费,还给自己培养了一个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