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欢迎关注巨潮会
在这里你能看到深度投资爱好者们最精彩的言论
进群之后
更是可以和大家在一起24小时不间断交流
巨潮会的朋友们会时不时给你惊喜
本期节目的主要讨论议题有:
01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陷入亏损......
最早他们抛售“各种茅”的时候,我没有说话,因为我手里没有各种茅;
后来他们抛售周期股的时候,我也没有说话,因为我手里没有周期股;
再后来,他们抛售消费股,我还是没有说话,因为我手里没有消费股;
现在,他们开始抛售芯片股,已经没有人帮我们说话,大家都去买新能源了。
比亚迪,赣锋锂业,宁德时代,恩捷股份,联创股份.....在伟大的新能源时代,大家吃点电池,喝点电解液就足够过好这一生了,其他的不重要。
半导体是最新受到抛压的板块,有人将这归结为某位分析师的意气风发。
但其实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半导体芯片方面的分析师,在过去很多很多年里,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如今火爆的行情来临之前,这个行业经受过太多的压力:来自欧美日韩竞争对手的碾压,亏损,人才流失等等。
一个正正经经的高科技行业,没有一点本该有的体面,连带着行业的分析师们也跟着倒霉,直到最近两年才出现了明显的改观。
也有人将价值股的问题归咎于价值投资本身。如今已经没有人再相信价值什么的那一套了,研究基本面,你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价值(财务数据里面的收入和盈利情况)是目前做股票投资最不需要考虑的因素,首先考虑的就是赛道对不对?政策支不支持?更具体的是,有没有新能源的跨界计划?
凤凰也可以变成土鸡,站在政策的对立面那就是站在了行情的对立面。我们也不知道长期看是否会回归常态,甚至连“常态”的定义都已经变得模糊起来。
至于政策的出发点,为什么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产业投资和发展的引导,稍有敏感度的投资者基本上都能感受到。除了对抗卡脖子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大规模造人运动。
是啊,为什么呢。
02
前所未有的大矛盾时代
资本市场是经济的风向标,但如今这个市场已经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割裂局面。资本大幅度集中在新能源、芯片和光伏赛道,并且从其他板块中疯狂出逃,削谷填峰。
如果仅仅是进行产业扶持政策,市场断然不会出现极端的情况,但从部分官媒和一些部门的发声和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到本轮产业政策竟然体现出了某种“存量博弈”:鼓励有朝气、有需求的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并开始对一些行业和企业进行打压。
这是此前极少出现的情况,也是造成目前资本市场“两极分化”的原因之一。
我们都知道新能源汽车好,都知道碳中和的重要性,甚至也能理解能源自给自足的重要意义,但这并不意味着要以抬高几个,打死一片的方式去推进。
新能源汽车的行情演进到这个程度,很多投资者已经不是在进行“投资思考”了,而是在主动参与资金的接力,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在行情突变的时候全身而退。
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泡沫,只有泡沫才能吸引到更多的资本到这个产业中,为整个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甚至是溢价,去鼓励各种类型的资源继续涌入到这个市场里。
但这个过程中也是大多数投资者会受伤、心碎的过程,真正有能力实现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永远是少数人。有人看到了几个新兴产业一季度、上半年收入、净利润增速提升的状态,却忽视了这些超高增长很重要的原因,是2020年一季度和上半年因为疫情导致的低基数。
我们确实能够看到新能源汽车、光伏、芯片产业正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希望这个进程能够带来整个社会的进步,但这绝不应该是以让更多人做出牺牲、代价为基础获得的。
小米:要我死?
芯片、新能源等政策鼓励的“卡脖子”产业,是非常值得肯定和关注的,因为这里面有太多值得去突破的技术,值得去肯定的价值。太多的利润都被献祭给了技术垄断的海外企业。希望我们的硬科技产业、硬科技工作者能够越做越好,早日突破技术封锁。
03
恐惧还是贪婪?
官媒、相关部门的密集发声,让大量普通投资者心生恐惧,即便是一些有很强投研能力的投资机构,其实背后也是很多瑟瑟发抖的普通投资者,例如前段时间林园表示拒绝向出资人道歉,并要求出资人自担回撤风险。
更有甚者,有基金经理表示,投资者开始强行要求没有配置新能源的基金去配置新能源资产,否则就赎回。现在做公共事业的、消费的、医药的各个行业,都开始配置新能源公司的股票了。
另一边,新能源、光伏、芯片以外的各个行业陷入了集体尴尬。
总结起来看,在过去几年可以获得高利润的行业——不论因为何种原因,都成了舆论或者是政策重点关照的对象。相应的,这些行业里的投资者们(其中有大量类似于林园这种重视价值、盈利的“老韭菜”),最近的日子都很难过。
不过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想,包括白酒、互联网、医药在内的很多盈利能力优秀的行业、企业,都从2018年开始经历了长期、多年的股价上涨,股价涨幅早就已经积累得比较高了,现在的政策变化,正在出清这些领域中不坚定的“投机主义价值投资者”。
坚定的价值投资簇拥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坚持。这场投资风格的对抗大戏,可以说才刚刚开幕,还没有达到最高潮。谁会赢到最后呢。
但大多数随波逐流的投资者,最终能做的,只是为这个市场提供流动性。
也有人要努力把命运掌控在自己手里的,自己做自己的基金经理。
问题就出在选股不错这件事上了,但凡买几个垃圾股也不至于绿成这样。
当然,价值型的股票跌成了这样,已经有一些人开始认可它们的价值,毕竟能够以超强盈利能力获得利润的企业,在资本市场本应该是稀缺资源。更何况还有定价权的。
在媒体的渲染下,人们对价值心怀警惕。
04
教育仍然是重要话题
政策对在线教育的爆锤,冲击力实在是太强太强了,以至于到现在为止仍然是社群重点讨论的话题,时不常就会出现一百多条的热烈讨论。
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段子。
其实父母“鸡娃”这件事,是有一定的群体意识。在年轻人就业情况不理想的今天,只有玩命才有可能让孩子在未来获得一席之地。以前70后的父母们小时候不用鸡,成年后同样可以在社会上出人头地、找到自己的定位,甚至获得与自己能力不相匹配的地位和财富。
但对于那些05、10后、15后的小朋友来说,对不起,没这么好的事情。
确实有很多在这次政策转向的过程中损失惨重的投资者,但更多的人还是对于小孩子的艰难求学路表示出了足够的同情。
教育的市场化被认作是当代教育问题的核心。这其实是种本末倒置的判断。首先是社会的大潮给了代际之间截然不同的冲击——涌起了一代人,让他们获得了过多的财富和太高的社会地位,然后又淹没了一代人,让很多原本优秀的孩子陷入到无尽的竞争之中。
市场化了的教育,只是为这些不甘心平庸的家长、孩子们提供弹药的军火商而已。
而这些军火商,看似赚取了小孩子家长数不尽的钱财,但事情的根源是,家长们为何要心甘情愿甚至是无脑付费,甘愿掏空家底呢。
经济周期让太多人陷入了先天的不平衡,成为了代际剥削的牺牲品。家长自己陷入了社会竞争的泥潭挣扎,对于孩子,则试图逆天改命。这改命,就需要财力投入。
事情的进展已经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学生没想到自己的人生从一开始就这么艰难,家长没想到教育孩子是如此痛苦的事情,某些老师们获得了超预期的收入。
教育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不然也不会有国家层面的编制待遇了。希望经过这件事之后,会有更多教师正视自己工作的神圣性,也珍惜自己的编制。
05
吐槽在最后
巨潮会社群的投资者们会发现,用太多的时间去盯盘、参与行情波动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情。这个求索的过程是很恼人的:
一方面是因为投资者自己经常会喜欢去短线搏杀,因为这个过程很嗨,很刺激肾上腺素,很能获得成就感;另外一方面,目前的市场状态也让人别无选择,让很多人被动参与到追涨杀跌的游戏中,因为大多数投资者没有享受到长线投资所带来的红利。这就很让人深思了。
究竟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或者,这才是这个市场最真实的一面?
本文系巨潮商业评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