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高度内卷,“黑寡妇”变种重出江湖?
提及华为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对于华为略有了解的业内都知道华为曾经在供应链中所扮演的“黑寡妇”的角色。而现在从国内公开的报道中已经鲜见相关的报道。而有关“黑寡妇”最新的报道,还是2017年华为发布麒麟970芯片,使用了寒武纪NPU之后一年就被华为抛弃,而采用了自研NPU中有所提及。
其实有关华为“黑寡妇”的解读版本很多,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查阅(如果还能设法查到的话),就我们之前看到的,有些版本中,华为“黑寡妇”的表现和形象是相当不堪的。所以为了避免误导之嫌,我们就引用现在依然可查的公开报道。
“黑寡妇”是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2010年PSST体系干部大会上的讲话时提出的一个概念。黑寡妇是拉丁美洲的一种蜘蛛,这种蜘蛛在交配后,雌性会咬死并吃掉配偶,作为自己孵化幼蜘蛛的营养,因此民间为之取名为“黑寡妇”。
对于“黑寡妇”,曾有媒体在报道中这样解释它的具体表现,即华为从准备开始进入某个行业,就先以老大身份自居,狼性地抢占市场,然后就要上演“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甚至在可能的情况下,华为会把早期与自己合作的伙伴也吃掉,与合作伙伴公平竞争还算是好的,有时候合作着合作着就直接把别人的业务也抢过来了,不给合作伙伴留路。简而言之就是以老大自居的强势特质。
为此,任正非称:以前华为跟别的公司合作,一两年后,华为就把这些公司吃了或甩了。华为跟别人合作,不能再做“黑寡妇”,要开放、合作、实现共赢,多把困难留给自己,多把利益让给别人。
当然,这已经是10多年前的事情了,即华为理应在10多年前就意识到不做“黑寡妇”的重要性,并为此开始转变,但随着这几年外部竞争环境的急剧变化,不得不高度内卷的华为,“黑寡妇”似乎正在以变种的形式重出江湖,只不过这次被“牺牲”的多是国内的企业。
我们这里以备受业内关注的华为“造车”为例,来看看“黑寡妇”的变种到底是怎样体现的。
细心的业内可能会发现,华为“造车”的合伙伙伴,或者说其着力宣传车型的合作伙伴,多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的中小品牌,且在与华为合作前的市场表现低迷,甚至不佳。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小康旗下的赛里斯和北汽新能源旗下的北汽蓝谷。
以此次风波中的小康股份的赛力斯为例,其在与华为合作前,几乎是一家被为市场所知的相当边缘化和奇葩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关于赛力斯品牌奇葩的来历,有兴趣的读者可自查了解)。而与这样的企业合作,一来依然可以在合作中彰显出华为“黑寡妇”强势的特质和品牌影响力,一旦销量大增,功劳全是华为的,尤其是在目前华为“造车”还是以锦上添花功能为主的当下,一旦销量大增,锦上添花的花会更加绚烂夺目;二来如果出现问题,这些品牌依然处在弱势之中(此次风波中小康股份首先出面澄清就是明证),成为背锅侠。
毕竟此前这些品牌的销售数据就已经是非常难看,华为可以轻易找出“甩锅”的理由。
所以在我们看来,尽管华为现在处境艰难,但依然未能改变其在与合作伙伴合作中“黑寡妇”的特质,只是更加隐秘和讨巧的变种而已。
其实不止是弱小边缘化的品牌,大的汽车品牌对于华为此前的“黑寡妇”形象至今也有所忌惮。例如去年6月30日,在上汽集团2020年度股东大会上,当被问及上汽是否会考虑在自动驾驶方面与华为等第三方合作时,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直言:“与华为这样的第三方公司合作自动驾驶,上汽是不能接受的。”在陈虹看来,“这就好比有一家公司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如此一来,它就成了灵魂,而上汽就成了躯体。对于这样的结果,上汽是不能接受的,要把灵魂掌握在自己手中。”
更为重要的是,尽管某些媒体将华为“造车”的技术形容得天花乱坠,但最终还是要经过市场和用户的大量检验才是,而作为大的汽车品牌,对于华为“造车”相关的技术实力持审视和观望也是其不愿深度合作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不幸的是,华为智选SF5停产疑似割韭菜风波,至少从某种程度上让华为帮助企业造好车的实力多了几分疑问。
所谓事实胜于雄辩。既然华为承诺的是为企业造好车,理应为合作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才是。但结果却是大相径庭。
数据显示,2021年华为智选SF5累计销量仅8086辆(与发布时初期的预订火爆形成鲜明对比),公司2021年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净亏损为15.5亿元到19.5亿元,这是小康股份连续第二年净利润亏损。
曾经小康股份看重的华为智选SF5不但没有成为公司的营收主力,反而成为公司亏损的主要原因。此次亏损中由于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处于爬坡阶段,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摊销增大,研发投入、人工成本、营销渠道费用持续增加,导致公司该板块影响归母后净利润亏损1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