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产品定义要亲民 自动驾驶重头戏
对于小米汽车的首款产品将是一款什么样的车型,雷军没有正式表达过,但通过用户调研数据委婉地透露过。
在小米做的调查中,有45%用户希望小米首款车是轿车,40%用户希望是SUV,7-8%则希望是跑车,5-6%用户希望是房车,而价格区间大部分用户希望是10-30万元的价位。
由此可以推断,首款车可能是轿车或SUV,位于10-30万元的价位。
同时,自动驾驶一定会是小米汽车首款产品的重头戏。
7月初,网上曾曝光一组小米自动驾驶测试车辆的照片。从照片来看,测试车是由比亚迪汉改装,车顶配有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
我们还了解到,小米汽车采购了北斗星通组合导航产品,用于道路数据采集。
另外,在专利布局上,也可以看出,小米研发投入的重头戏在自动驾驶。
智慧芽数据显示,小米在汽车领域的专利布局早于2012年便已启动,并在2015年左右开始国际专利布局。
2012-2020年期间,小米汽车相关专利集中在无线通信网络、电数字数据处理、数字信息传输、图像通信、交通控制系统、距离测量、导航等领域。
数据来源:智慧芽(蓝色为申请量,绿色为专利授权量)
2021年官宣造车之后,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小米开始依托该公司进行汽车相关专利布局。
2021年12月-2022年6月,该公司申请的专利一共为73项。其中:
与自动驾驶相关专利达42项,涉及车辆目标检测、路径规划、车辆形式控制、盲区报警、自动超车、自动泊车、车道线识别、交通信号灯时长识别等。
与电池电机相关专利达21项,涉及到油冷电机、多相电机控制、无线充电、热管理系统等。
与智能座舱相关专利有4项,主要涉及语音语义识别等。
除此之外,小米的首款车型预计在2024年上半年发布,还要结合当时的市场竞争情况来考虑。
就自动驾驶的竞争来看,已经有包括小鹏汽车在内的多家车企表示,预计在2023年上半年便能实现全场景的智能辅助驾驶能力。
小米的忠实用户中,有很多是科技发烧友,相信国产科技力量,因此,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一定会是小米汽车产品的核心卖点。
同时,小米让用户期待的兴奋点一直都是价格亲民、品质高级。小米首款车型能不能符合用户预期,就要看能不能做的这几点。
03工厂进展不算快 资质悬而未定
宣布造车之后,小米快速解决了工厂选址问题,但资质问题还悬而未定。
根据官方信息,小米整车工厂落户北京经开区。
2021年11月27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小米科技签约仪式举行,双方签订《合作协议》,小米汽车项目预计投资630亿元,将分两期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其中一期和二期产能分别为15万辆。
按照计划,小米工厂一期计划于2022年4月开工,2023年6月竣工;小米二期项目计划于2024年3月开工,2025年3月竣工。
2022年7月初,《赛博汽车》实地走访小米汽车工厂,工厂进展不算快。从门口向工地内部望去,地面零星插着几根杆子,作业的机器和工人并不多。
一位工人告诉我们,人最多的时候有200多,计划在“上冻”前完成土建。
目前,对于小米造车来讲,唯一缺少的“硬件”就是造车资质。参考其他造车新势力,一般有三个路径来解决汽车生产问题:代工生产、收购资质、申请资质。
既然小米汽车选择了自建工厂,无疑是不会走代工生产的路,但后两者又都不太好走。
随着《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在2019年1月10日的实施,汽车投资项目核准事项全面取消,改为地方备案管理。
收购拥有整车生产资质的壳公司,再转移到异地工厂的路径,目前来看,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姚丽娟介绍,一般情况下,新能源汽车企业需向迁入地发改委重新办理建设项目迁址更名核准或备案手续。
但是,因法规并未明确规定汽车投资项目变更项目单位和建设地点的申请方式和路径,实践中通常需要与迁入地发改委协调沟通。
随着备案制的实施,《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明确禁止燃油汽车企业整体搬迁至外省或对行业管理部门特别公示的燃油汽车企业进行投资。
因此,收购拥有整车生产资质的壳公司,再转移到异地工厂的路径并不容易实现。
申请生产资质同样面临高难度,《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对于新建项目所在省份、企业主体都提出了高要求。
例如,要求投资项目所在省份:上两个年度汽车产能利用率均高于同产品类别行业平均水平;现有新建独立同产品类别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均已建成且年产量达到建设规模。
这样看来,对于小米汽车来讲,收购一张北京当地的资质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目前,小米汽车似乎是更倾向于自己申请资质。参考已量产的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理想、哪吒、零跑、威马等,似乎只有哪吒汽车一家通过自建工厂完成了资质申请,小米汽车能否顺利实现资质申请,也很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