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汽车诞生至今,130多年的时间里,轿车一直是汽车销量的大头,但从2020年开始,它的地位却急转直下。
困扰了很多人5年的一个问题,如今终于有了实锤答案。
整个地球上,除了欧洲之外,中国、美国的汽车消费趋势都在短时间内变成了,轿车越卖越差,其他车型越卖越火。
2016年时,即便是在春节期间的2月,哈弗H6在中国还是卖出了3.3万台,更是在12月时卖出了很多品牌的年销量,8.04万台。SUV越卖越火,消费者和汽车行业的疑问都是,SUV会超过轿车吗?买轿车是非主流吗?
眼前,答案已充分落地。2019年时的中国,SUV份额44.17%,轿车份额48.55%二者之间无限接近。一年之后,SUV份额上升至47.91%,销量946.06万辆,轿车则为927.5万辆,首次完成反超。2021年,SUV继续以1003万辆的成绩,赢过了轿车的990.8万辆,取得二连冠。
“同一个品牌里,价格、设计、空间都差不多的SUV和轿车,现在在北京几乎8成的人都不考虑轿车,你比如特斯拉的3和Y就是典型例子,Y一出来,3立刻就不好卖了。”刘哥从业了汽车销售15年,如今是一家4S店的总经理。
而这,不仅是中国的专有现象,在轿车快速陨落这件事上,我们的速度明显不如美国。2013年时,轿车与轻型货车(包含SUV、皮卡、货车)销量份额平分秋色,而2018年时,轿车的份额已经跌至三分之一,下滑了超过16%。
强硬了130多年,但好端端的就落寞了
“别怪消费者,喜新厌旧是人类本性。”这是当年在通读各大汽车品牌历史时,很多书籍在前言就会出现的一句话。有太多案例能够验证喜新厌旧,比如通用仅仅靠着“车身除了黑色还可以是别的彩色”,就干翻了福特T型车的销量,再比如欧洲的年轻人一度以来脑海里关于汽车出现频率最高的问题是“不想买大众高尔夫,不想买但问题是没得选”,然后福特抓住了这个风口,之后福克斯推出立刻大卖。
从汽车诞生至今,很长一段时间里,汽车的造型都是以轿车为模型的,直到SUV和MPV的推出。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轿车和MPV的市场份额都在不断下滑,本质上只有SUV份额在持续增长。
MPV,销量份额在不断走低(2016年-2020年),中国市场年销量从240万辆降至99.89万辆,2021年时整体仍没有太大起色,只有细分市场中高端MPV有一定量的增长。
轿车的市场份额,则是从2015年左右开始不断下滑,直至2020年时被SUV超越。
实际上,“轿车Vs SUV谁更好,车企该造谁”这种话题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已经由来已久,初期因为城市SUV的发展思路均参考日系丰田、本田的思路,即用轿车底盘进行一定的适应性调整,使其能够装载更大的车壳、有更大的空间、更好的通过性等。
不过,因为轿车与SUV的研发目的不同,这种半路出家的模式,也直接早就了初期的城市SUV除了空间更大、底盘更高之外,面对轿车有着一系列的缺点:
1.相同底盘下,SUV溢价更高,价格更贵。如,第十代思域的2016款国五1.5T版本(220TURBO)价格区间在12.99-16.99万元,而同平台且配置很大程度上接近的2017款本田CR-V国五1.5T版本(240TURBO)手动挡版本的起售价格即已来到了16.98万元。
即,同等销量下,SUV显然是比同平台轿车更好的利润来源,这也是促成了中国品牌多年间疯狂加码SUV的一个核心原因;
2.基于轿车底盘而来的初期城市SUV,噪音、舒适性、驾驶感受上相比轿车都有比较明显的劣势。早期,不论是哈弗H6、长安CS75 PLUS、传祺GS4,其留给消费者的印象主要是个儿大、能走烂路、配置高,加速、驾控、舒适性等方面很少被用户作为利好点来提及;
3.相对轿车而言,早期城市SUV的使用成本也是明显更高,因为车重更大、风阻更大、动力技术主要沿用于轿车,最终油耗10L/100km以上比比皆是;
但是在后期,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将SUV和轿车的研发进行综合考虑,或者专门为SUV使用特定平台。
譬如,丰田TNGA、吉利CMA/BMA、大众MQB、日产CM-F平台,在2015年之后都是兼容轿车、SUV进行开发的。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将动力新技术赋能给城市SUV,如丰田、本田的混动,比亚迪等中国车企最新一轮的PHEV技术等,实现油耗的降低和动力的提升。
简言之,经过近几年的技术迭代之后,SUV原本的短板(动力、设计、舒适性、油耗)等都在不断被补强,其原本的高通过性、大空间等也在稳步升级,形成了一种局面。
“轿车能做到的,很多SUV都能做到,但很多SUV能做到的,轿车却做不到。”
MPV面对SUV时,近几年其实也在不断的出现轿车身上的问题,即SUV越做越好,也有了MPV的座椅布局,功能性上更全能。最终,相对低端的MPV,就根本没法发展。只有价格上扬的高端MPV,能无限发挥其空间、舒适性的优势,对SUV形成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