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盛世:虹吸造车新势力

阿尔法工场
关注

02 下一步:提产能+加速全球化

在今年销量暴涨之后,比亚迪的下一步又将怎么走?

从公开市场信息来看,比亚迪正在着重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建新厂、提产能,尽快解决广受诟病的交车排队问题,并为全球化打好基础。

比亚迪的盛世:虹吸造车新势力

来源:智谷趋势及网络公开信息

在新工厂陆续投产后,比亚迪的产能优势将非常明显。产能的提升,对比亚迪有着重要意义。

一方面,新增产能可以尽快消化超过国内80万台在手订单,保证产品的到货速度。届时,在国内市场,比亚迪的市场竞争力可能会更强。另一方面,随着产能的快速提升,单车成本也将被摊薄,对于提升利润将大有裨益。

更重要的是,如此庞大的产能,本就不仅仅是单为中国市场准备的。这是比亚迪快速推进全球化的底气所在。

二是,快速推进全球化:进军欧洲,进军日本,进军中东,进军印度……

比亚迪的全球化正在疯狂提速。

7月,比亚迪官宣正式进入日本乘用车市场。

8月,比亚迪宣布将与以色列Shlomo汽车公司合作在当地销售新能源汽车,并同时也与约旦等地公司合作开拓业务。

9月,召开新能源乘用车欧洲线上发布会,比亚迪将面向欧洲市场推出三款车型,包括汉、唐及元PLUS。

10 月 12 日,印度新德里品牌发布会召开,比亚迪宣布正式进入印度乘用车市场。

近期,又有汽车博主在美国街头拍到比亚迪汉EV的照片,距离比亚迪向老对手特斯拉老巢发起“进攻”、正式进军美国市场已经为时不远。

比亚迪的盛世:虹吸造车新势力

来源:微博

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比亚迪乘用车出海。不经意间,比亚迪新能源客车早已卖遍全球。

早在1998年,比亚迪就在荷兰建立了欧洲总部。根据新华社报道,比亚迪纯电动大巴已经覆盖欧洲地区20多个国家、100多个城市,拥有了不小的市场份额,积累了不错的品牌口碑。

哪怕在美国市场,比亚迪电动客车也早早占据了一席之地,就更不用提被比亚迪电动客车深度渗透过的中东和南美。

比亚迪电动客车的市场竞争力,甚至要强于比亚迪的乘用车。

通过对公车辆运营,比亚迪不但可以快速打开局面、占据市场份额、积累商业伙伴,更可以建立品牌口碑。此时,比亚迪再引入私家车型,影响力和销量的提升会非常快速。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