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从贸易保护到地缘政治,出海也并非一帆风顺
要说中国新能源品牌最大的阻碍,或者说全球新能源品牌出海的最大阻碍,那定然是绕不过去的特斯拉。
特斯拉如今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已经令各大品牌望尘莫及。在中国市场畅通无阻的特斯拉,欧美市场也是予以绝对支持,比如德国政府补贴了大约11.4亿欧元来帮助特斯拉建设柏林工厂,老家美国这些年给特斯拉的补助更是近30亿美元。
在销量层面,特斯拉也是一骑绝尘,在欧洲的11个国家中,2021年特斯拉的销量为11.57万辆,仅次于欧洲本土品牌大众,排名第二。而中国目前还没有一家新能源汽车品牌销量可以挤进欧洲前十。
除了需要和特斯拉battle之外,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可能还面临着贸易保护机制。
在巴黎汽车展会上,中国新能源品牌让欧洲各国看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实力,同时也让欧洲本土品牌感受到了危机。
短期来看,为了提升电动车渗透率满足减碳需求,欧洲市场还会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但是长此以往,随着欧洲本土市场反应过来,进行贸易保护政策,那么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海外市场的拓展风险就会加大。
此外,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出海速度加快,势必会加剧竞争,各品牌之间“卷”向海外,分割市场。
因此,为了应对贸易保护和避免过度竞争,接下来,各品牌应该考虑,如何分散市场,多地区布局。虽然欧洲市场利好,但是也不能忽略其他地区的发展,比如美洲、东盟等地区。
同时,新能源出海可以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和产品的输出,出海也不是简单的卖车,而是通过建立研发中心、服务中心等,形成研发、整车生产制造、零部件供应、金融、物流等全价值链出海。
从全球范围来看,新能源汽车销量仍旧处于上升趋势,据CleanTechnica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近650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08%。进入2022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422万辆,同比增长66.38%。
伴随着全球新能源发展趋势和需求增长,为了避免同质化竞争,中国新能源车企还需要考虑更多的新型出海模式。
原文标题 : “抢滩”海外能缓解新能源车企们的产能“焦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