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深恶痛疾,但更适合中国

C次元
关注

作者丨张之栋

责编丨崔力文

编辑丨别   致

毫无疑问,激光雷达,已经成为了智能电动汽车的标配,虽然只是名义上的。

还会有智能电车,不装激光雷达?

新能源汽车大势不可当,智能化、电动化的概念更是深入人心。如此大环境下,车企为了定位产品中高端,迫切地需要“外挂”,以提高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于是,作为智能驾驶核心感知传感器的激光雷达,被各大车企玩出了花。

前有长城机甲龙“4颗以下,请别说话”,后有李想、何小鹏、夏一男三方论战,争辩激光雷达的配置方式。激光雷达的冗余与否,位置是否合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总是能引起业界吃瓜群众的广泛关注。

显而易见,这背后相同的一点是,在国内的各大整车厂心中,激光雷达已经成为了彰显产品智能化的标签。

截至目前,包括蔚来ET5、ET7、ES7,小鹏P5、G9、改版P7,理想L9、L8、L7,阿维塔11,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飞凡R7等在内,数得上名号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均将激光雷达上车,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必要手段之一。

其市场之广大,可见一斑。

简单来说,激光雷达的作用并不复杂,主要用于解决智能驾驶过程中,前向长距离的探测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无惧恶劣天气环境,对前方静止障碍物准确识别。

而为了覆盖到更广的感知区域,车企在设计激光雷达位置时,要么放在车顶,“一览众山小”;要么放在车头两侧,通过2个激光雷达的复合感知,获取更广、更合适的纵横视角。

毫不夸张地说,目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激光雷达与智能驾驶安全,基本画上了等号。消费者能够看到,且乐于接受的智能化,也是以激光雷达为主的多传感器融合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01

从规模量产,跃升资本化

“降价狂魔”特斯拉,可谓是智能驾驶的忠实拥趸,但也是反对激光雷达的急先锋。

不同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拥有不同的利弊。或是更加保守,以安全为核心;或是更具性价比,以成本为先。所以,与马斯克的“深恶痛疾”不同,国内市场对于激光雷达的态度,反而更显积极。

有利可图,就会有市场;有市场,就会有人选择“逆流而上”。

2022年,Yole Intelligence发布《2022年汽车与工业领域激光雷达应用报告》。根据其内容显示,全球车载激光雷达领域中,禾赛科技总营收第一,速腾聚创排名第二,其次是Velodyne和Outster。

不仅如此,随着国内激光雷达量产上车的浪潮到来,激光雷达的规模商业化应用达到了空前状态。禾赛科技、速腾聚创,以及站在蔚来背后的图达通,一跃成为备受瞩目,且炙手可热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要知道,它们可不仅仅是“窝里横”,全球市场上,其风采依旧。

刚刚过去的CES国际消费电子展上,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图达通等激光雷达厂商,纷纷到场亮相,补盲激光雷达、长距激光雷达、机械式激光雷达等,应有尽有。而出国“秀”肌肉,也似乎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发展战略。

事实上,资本在衡量一家激光雷达厂商的实力时,技术实力、定点规模、量产能力等关键要素,缺一不可。而激光雷达厂商们的积极出海,除了营销宣传之外,其实还是想要引起资本市场的注意。

有消息称,禾赛科技已经开启美股IPO的准备工作,最早将于本周提交申请,计划筹集1.5亿美元。此外,知名美股财务大牛、前新东方和蔚来上市CFO谢东萤(Louis)已经就位,为禾赛的上市保驾护航。

立足全球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市场,禾赛科技、速腾聚创、图达通等激光雷达厂商,未来不可限量。但资本的力量,从来不容小觑。用得好了,披荆斩棘,事半功倍;用得不好,便是催命符,夺命刀。

此时此刻,禾赛科技选择再次发起IPO冲锋,不仅仅是一场“胆大妄为”的博弈,更是国内激光雷达行业发展至全新阶段的强烈讯号——激光雷达量产化之后,市场资本化正在到来。

称其为激光雷达的必然发展阶段也好,是各大激光雷达厂商“手里缺钱”了也罢,不容忽略的一点在于,作为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的附属行业,激光雷达所面临的挑战,不过才刚刚开始,而且还十分棘手。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