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Tier1们的生死局

C次元
关注

02

伟世通的美好岁月

“想了解我们的产品吗?建议去体验一下路特斯ELETRE的座舱,就是我们联合亿咖通的成果,代表了现阶段伟世通的最强实力。”

车展前夕在伟世通的媒体活动日上,伟世通座舱总架构师洪怡雯女士在向笔者说这段话的时候,带着几分展示自家得意之作时的骄傲。

▲ 得到颇多赞誉的ELETRE座舱设计,硬件部分由伟世通完成

她的这番话,我是赞同的。因为路特斯ELETRE这款车去年末我有幸试驾过,对其智能座舱确实印象深刻。

与前一阶段,众多以标榜屏幕数量、尺寸为主的车型不同的是,ELETRE的前排除了中央的中控大屏外,主副驾驶位置都只各有一条狭长的“带鱼屏”以显示对应的信息。

Lotus Hyper OS,是路特斯ELETRE的一项主要卖点。其基于UNREAL ENGINE虚幻引擎来打造出3D交互界面,同时支持数字孪生概念。但这也意味着,对算力的要求前所未有。

为此,伟世通的团队专门为其设计搭载两颗8155芯片,并且通过高速互联接口打通两颗8155芯片,获得210K DMIPS的总算力,同时内存也高达32G。

作为座舱方面的资深企业,早在2012年,伟世通就开始研发专门的座舱域控制器。目前,这家企业已成长为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座舱供应商,该领域内当之无愧的超级Tier 1。其2022年的销售额约为37.5亿美元,并新获得了60亿美元的业务订单。

▲ 伟世通早在2012年,便开始涉足智能座舱域

但在如此光鲜亮丽业绩下,我们也需看到的是,这家企业在2020年曾经面临过一场危机。彼时,伟世通2020年全年的销售额25.48亿美元,净利润-5600万美元,而上一年的,其净利润仍有7000万美元之巨。

疫情以及紧随其后的“缺芯”,只是导致这一结果的部分原因,而另一大原因在于,各种新项目和新兴业务需要不断输血去推进和发展。然而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竞争进入下半场,新一代智能座舱对整个人机交互界面的再定义,使得伟世通此前的苦心投入终于迎来了丰厚的回报。

不但自2017年起业务逐年下降的趋势被一举扭转,在未来几年内业绩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也是确切无疑的。

▲ 2023上海车展期间,伟世通展示的SmartCore™座舱

上海车展期间,伟世通集中展示了其最新版SmartCore™座舱域控制器、车载显示屏解决方案,以及各种电动化转型最新研发成果亮相。

“我们能看到行业的主要趋势是数字化和电气化,而伟世通是座舱电子的领导者,不管是显示屏解决方案还是智能座舱产品,都体现了伟世通在数字化和智能化上的产品实力。除了座舱解决方案,我们也将带来新一代的电池管理系统和动力电子产品,为电动汽车的发展添砖加瓦。”

在新闻发布会上,伟世通全球客户业务及新技术产品线高级副总裁兼亚太区总Bob Vallance表示。

▲ 在上海车展期间,主持新闻发布会的Bob Vallance

当然,在为电动汽车的发展添砖加瓦的同时,伟世通也充分地从中国本土发掘技术资源。自2013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伟世通已经将大量研发力量部署在中国境内,先后建立起了6个研发中心,最新的一座位于武汉,于去年9月启用。

03

大陆集团:我们不畏惧竞争

在对比了博格华纳痛苦但坚决地转型,以及赶上了好时光的伟世通之后,另一家全球知名的Tier 1,德国大陆集团,也是必须提到的。

单论企业实力,德国大陆集团是无人敢怀疑的。因为其不但常年在全球汽车行业Tier 1排名中位列第二(仅次于博世集团),同时也在全球五百强企业中,稳居200位区间。

▲ 鼎鼎大名的大陆集团,因为旗下轮胎品牌的远古,也常被简称为“马牌”

大陆集团在汽车零部件体系内的主要业务,集中在轮胎、车身稳定控制系统,燃油喷射系统等方面。不过近年来,也推出像素化车灯(智能大灯)、车辆线控技术等全新产品线。

尽管有些方面,例如燃油喷射系统等,随着汽车动力技术的纯电化发展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但鉴于其业务主体包含众多板块,故大陆集团并不存在类似博格华纳那样严峻的转型压力。事实上,其车辆线控、像素化车灯这些产品,本身也顺应着当前汽车行业技术发展的潮流。

不过问题也就在于“顺应潮流”这一点上。毕竟近年来,在许多领域已经涌现出了一批,实力相对强劲的中国竞争对手。

中国国务院早在2020年11月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21—2035)》中,明确提出来要攻克线控执行系统,作为突破“卡脖子”的核心技术来对待。所以相关领域近年来,多有国内科技公司扎堆涌入。

▲ 由长城汽车自研的线控地盘技术,目前也接近成熟,计划于今年投入量产

国内如长城精工、联创电子、拓普集团等,正在投入研发线控转向系统。线控刹车方面,则有芜湖伯特利、亚太股份等。

至于像素车灯,已经进军汽车产业,有志于“帮助企业造好车”的华为,目前已经拿出了智能车灯原型产品。

甚至在一些大陆集团的传统优势项目上,如空气悬挂系统,浙江的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都已经拿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并且分别在国内市场赢得了一批订单。

所以,大陆集团实际上遇到的是另一种形式的问题。曾经在许多领域实现技术垄断或者半垄断的大陆,在国内汽车制造产业整体向上突破的当下,遇到了诸多中国本土新兴势力的挑战。

然而尽管挑战是客观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大陆集团的相关业务会在短期内遭到严重挤压。事实上,凭借长期积累以及部分技术上的优势,现阶段大陆集团提供的诸多产品,在性能以及可靠性方面已臻完美。

▲ 以空气悬挂为例,国内企业虽然填补了自主的空白,但是在诸多性能方面距离大陆集团的产品,仍旧有不小的差距

例如空悬系统,其最新型号的实验室测试成绩,已实现了单件200万次循环的程度,基本实现了车悬同寿。这也是目前平均寿命3~5年,约5万~6万公里的国产竞品,所不能比拟的。

实际上在本届车展期间,笔者也借助群访机会,专门向大陆集团智慧出行事业群全球总裁Ismail Dagli、照明及执行器方案业务单元全球业务负责人Alem Helias等高管提出了疑问:大陆集团如何看待目前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崛起,在诸多领域对大陆集团发起挑战的这个现状?

▲ 大陆集团智慧出行事业群全球执行总裁Ismail Dagli

对此,Ismail Dagli明确表示,他们并不畏惧竞争,甚至非常欢迎这种竞争——

大陆集团在提供汽车相关电子产品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而且我们提供的产品在软件和功能上都有极强的竞争优势。很多本土供应商现在有很多好的创新想法。一半中国、一半全球的基因,让我们对本土市场拥有深刻的了解。大陆集团不仅能够提供基础的产品,也可以提供高端的产品。重要的是,我们在努力提供让客户更可负担的产品。

以迄今为止,已逝去的百年视角,来看待目前正在发生的这场涉及汽车行业的剧变,其天翻地覆之势,对旧秩序旧体系的宛若犁庭扫穴般地摧毁,即便汉语之丰富与精妙,也难以仅用简单的语句,来进行全面的描述。

在这场大潮中,迟钝和麻木,最终只能招致毁灭。中国市场迄今为止的经验,已经说明了燃油时代所塑造的品牌力,在新能源的时代里并不一定管用。甚至,即使有革新的意愿并付出了相当的努力,向上突破的道路也同样艰险。

▲ 向上突破取得成功者之一

已经不止一个案例证明了,传统燃油品牌在电动化或者智能化中的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会严重顿挫潜在用户的信心,使得一切努力近乎归零。

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相对于那些通过数十年近百年历史修筑壁垒的主机厂,实际是那些经过半个多世纪历史,兼并整合并逐渐形成格局的超级零部件供应商们,更像是那只提前感受春江水暖的“鸭子”。毕竟,当最激烈的变革、最为酷烈地淘汰,发生在世界东面一隅的中国市场时,自诩市场在全球的主机厂起码还能以置身事外的态度在一旁“装睡”。

但该来的,迟早会到。如果巨头们无法在中国赢得市场的肯定,那么其未来也是可想而知的——随着中国汽车出口的曲线渐渐昂起,那些曾在本土把巨头们“卷”到崩溃的中国汽车,将会杀向世界,在更大的范围内卷动滔天巨浪,去彻底击碎那些“OldGod”。

博格华纳、伟世通与大陆集团,尽管三者无一不是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的翘楚,但相比整个产业,本文所罗列的种种充其量管中窥豹而已。

但知微而见著,如果能给予现在仍旧在装睡者那么些许的警示,显然已经是足够了。

两年多前,曾经有较为极端的看法认为,面临如此颠覆式的产业变革,现有的Tier 1可能最后都会消失在汽车新四化的浪潮之中。

对此观点笔者无意去评论对错,只将一切留待时间去检验。

       原文标题 : Tier 1们的生死局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