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刻华为?
此前雷军曾表示:“造车成功的唯一途径是成为前五名之一,竞争将是残酷的。”
今年以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国补”退出和车企价格战的打响,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从行业竞争来看,前有比亚迪、特斯拉双寡头,后有理想、小鹏、蔚来等新势力以及各大传统车企。而且,今年的市场格局仍旧围绕价格竞争在进行,面对这一现状小米的优势又在何方?
外界认为,智能手机业务上,小米长期围绕性价比下功夫,所以这一思路或许仍会沿用在小米汽车上。
但此时市场也在发出讯号,新能源汽车买方市场的关注点正在发生改变。经J.D.Power研究发现,在购车决策中,汽车质量权重为18%,排名第一,随后是汽车性能(16%)、汽车的智能化体验(14%)、汽车设计(14%),然后才是品牌(13%)和价格(13%)。
因此,价格优势无法作为一家车企长期走下去的重要支撑,小米还需要其他的着力点。
那么,雷军会不会学习已经在“造车路”上有了一定经验的余承东呢?
今年11月,问界全系交付新车18,827辆。在造车新势力中(不含比亚迪和广汽埃安),问界品牌11月销量仅次于理想和小鹏,排名全国第三。除了问界新M7之外,问界M9、智界S7也都掀起过抢购热潮。
国金证券研报认为,华为系的成功在于其软件优势、硬件优势及强大品牌力,叠加超预期定价带来的火热。而小米汽车在性质上与华为近似,同样具备软件生态、Tier 1(车厂一级供应商)级硬件、广泛受众和性价比定价。
而相较于其他车企的各有侧重,蔚来在服务上下功夫、理想在家用理念上深挖、小鹏在智能技术上推进,小米汽车与小米其他产品形成无缝衔接,同时兼顾智能与家用两大属性,智能化体验更为突出。
当然余承东取得成功的另一个“秘诀”是相关汽车借助了华为强大的营销能力,而小米同样有着庞大的营销体系。
据国金证券统计,截至2023年1月1日,小米共有小米之家1.2万家,遍布2200个县市区,实现对国内超80%县级行政区的覆盖。去除无法陈列展车的较小店面后,预计小米仍有500-600家店面可以利用。
如果参考华为鸿蒙智选的扩张,预计小米将采用新开店铺的形式扩大覆盖面积,短期或可达到800家以上,已进入新势力渠道数量第一梯队。
国金证券认为,小米汽车颇具爆款潜力,或将影响整车市场竞争,传导至上游供应链,将重构细分赛道竞争格局。伴随2024年小米汽车上市,市场中供应链龙头将获益。
就在这个月的12月17日,在央视新闻播出的《面对面》节目中,雷军面对着镜头重申了小米造车这一战略的正确性。
在他看来,小米造汽车有很多天然的优势,因为智能电动汽车的本质就是汽车工业跟消费电子工业的整合,是一个大融合,所以进入汽车行业对小米来说有挑战,但总体来说难度可控。
手机企业造车并非没有先例,但区别于华为、星际魅族,小米却走的是一条独立造车的路径。
不过即使埋头苦干超过1000天,但亲自下场造车,需要动辄百亿甚至千亿的投入,由此可见,雷军的赌性也更强。而且雷军还给小米汽车定下了一个从目前来看有点不切实际的目标——希望花15年到20年时间小米汽车能够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公司。
END
原文标题 : 共识小米造车10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