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车市“埋葬”了谁?

汽车公社
关注

为谁敲响了警钟?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些倒下的新势力品牌,用自己的行动将这句话进行了生动的演绎。随着威马、爱驰、天际等这些新势力品牌的消亡,无疑让同组赛道的竞争者,尤其是那些二线新势力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路线。

在极力求生的过程中,和国际车企联手似乎成为不错的选择。小鹏汽车和大众汽车集团达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零跑汽车和Stellantis集团创建了全球战略伙伴关系,这无疑为新势力品牌点亮了前行的明灯。

当然,你可以说新实力品牌因为没有牢固的根基而轻易地被“扫地出门”,但如今的中国车市早已褪去了往日的轻浮,让任何车企曾经自带的光环都消失不见,并且公平而冷酷地观察着每一个参与者。

尤其,传统自主品牌中包括众泰、力帆等,以及合资品牌阵营中包括铃木、菲亚特等车企,也并没有因为“入场早”而得到市场的多一份眷顾。

更让一部分参与者感到棘手的是,自汽车市场的能源结构发生变化以来,中国车市的整体风向开始逐渐被中国车企拿捏,让合资阵营的处境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困顿。去年,讴歌、Jeep的告别已经说明了一切,而今年三菱也加入了离去的队伍。

近两年多来,销量大跌、产能闲置、破产清算,成为了合资品牌尤其是那些处于弱势梯队的合资品牌的常态。

这些,让日产、本田、通用,甚至是丰田、大众这些“领头羊”,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今合资品牌需要面对的,是曾经从未想到过的“40%保卫战”。

在燃油车时代,中国汽车市场几乎被合资品牌垄断。那时的德系、日系品牌的热门车型,甚至要加价才能购买,来看车的人更是络绎不绝。不仅是两强争霸,韩系、美系以及法系车企,也都有着相当可观的销量规模。

故事的转折点,发生在电动车逐渐走向舞台中央的过程。

摆脱了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而构成的传统汽车三大件在合资品牌上积累起的传统优势,自主品牌在电动车方面的钻研逐渐加快,电池、电机、电控组成的“新三大件”再加上智驾、智舱等智能化技术的进步,让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逐渐掌握了话语权,更是催生出了像蔚小理等这些不断扩大自身话语权的造车新势力。

2016年,随着自主品牌电动车走向市场,中国车企的市占率也首次突破40%大关。虽然之后并未出现大幅度的增加,但当时间来到2021年,电动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自主品牌的市占率开始快速攀升。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为51.7%,其中11月单月的市占率达到55.3%,这也为全年的市场份额突破五成奠定了基础。

相比较而言,还没有走出舒适圈的合资车企颓势明显。例如,2022年制定了年销破百万辆、跻身“千万辆俱乐部”战略目标的一汽丰田,最终全年批发销量只有83.46万辆;今年前三季度批发销量为57.90万辆,距离去年的目标更加遥远。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11月车企销量排名中,一汽大众虽然销量与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但排名已经跌破了前三。而在今年累计销量排名十强榜,合资和外资车企也仅剩下了南北大众和上汽通用这三家以及特斯拉。

毫无疑问,这种巨大的冲击,已经不是针对某个品牌或者某一车型的问题,更是整个行业在面临一次史无前例的深度调整。汽车市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中国快速衍化。正因为此,无论是去年的广汽菲克还是今年的广汽三菱,尘归历史不是偶然。

在汽车市场,以企业为镜也可以知兴替。那些正处于梯队尾端的品牌,与广汽三菱定位类似的斯柯达、现代、起亚等传统品牌也好,抑或英菲尼迪、捷豹等自恃清高的豪华品牌,当看到这些接二连三宣布关门的合资公司,是选择逃离中国、继续在此地苟延残喘,还是选择好好学习新的活法,都应该想个明白。

2023年即将过去,它也像一道坎,将很多品牌留在了这一年,再也过不去了。这些被请出场外的,既有中国品牌也有海外车企,它们各有各的问题,也各有各的告别方式,吃瓜群众总能看的津津有味。

那么问题来了:谁会成为下一个?

恐怕答案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死去的人已经死了,活着的还要继续活着。面对即将到来的2024年,暴风雨显然将会更加猛烈。毋庸置疑,价格战还会继续打下去,市场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而其中已经开始苟延残喘的车企,又能抗得过几轮争夺。

更需要明白的是,那些在2023年还未来得及埋葬的品牌,编号为2024的“清道夫”已经在摩拳擦掌,并且绝对不会表现出一丁点的仁慈之心。

       原文标题 : 2023“埋葬”了谁?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