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还会继续分化吗?
2024年,市场不会给车企喘息的机会,两级分化趋势会进一步加大,因为有两个重磅级选手会在明年参赛。
第一个选手是小米汽车,从宣布造车到发布会预热,每一次有新消息,小米汽车都能上热搜,可见市场和消费者对它有多重视。
第二个选手是鸿蒙智行,它旗下的“界”系列属于华为智选车模式打造的产品,除了已经亮相的问界(赛力斯)和智界(奇瑞),还有两届(北汽蓝谷、江淮),鉴于问界目前的表现,明年“四届”一起发力后,其他车企的压力会更大。
按照北汽蓝谷董秘赵翼的说法,与华为智选合作的品牌定价将高于极狐品牌,产品线上与极狐现在推出的产品没有太大交集,在价格上会有区隔,销售渠道方面会由华为来负责销售。
在此之前,竞争已经给车企带来了残酷的生存环境,连竞争不多的MPV市场,也在两极分化。在2022年,30万元以下的MPV,销量下滑22.2%,30万元以上MPV的销量翻了两倍多。
截至2023年,进入MPV市场的中国车企,包括上汽这样的传统车企,也包括比亚迪、理想、小鹏这样的新势力。
其中,销量表现最好的是比亚迪,它旗下的腾势D9(34.98万-66.00万元)已是MPV市场的销量冠军,单月销量超过10000辆,而别克GL8(23.29万-47.39万元)的销量则在8000左右,这个变化就发生在2023年。在2023年10月时,腾势D9的销量也超过了10000辆,但当时别克GL8还有微弱的优势。
腾势D9能快速崛起,主要原因正是通过混动技术获得了差异化优势,并且搭上了消费升级的快车。这个现象,对所有已经进入MPV或有意愿进入MPV市场的车企,这是所有新能源车企都无法回避的难题,包括但不限于MPV市场,那就是当低垂的果实都被或即将被摘完后,还能去哪里找竞争力(或者说差异化)。
以前,提到中国车企的优势,我们会想到性价比。近几年,中国车企通过在产业链上发力智能化,拥有了更好的智能化体验。现在,中国车企在这两点基础上,也开始发力动力、设计、空间等基础元素,并且实现了突破,这让所有车企都压力倍增。
还是以MPV市场为例,MPV由于尺寸大、吨位大、造型特殊,所以油耗较高。中汽数据显示,在插电式乘用车(包括插混和纯电)类别里,MPV的平均能耗一直高于SUV和轿车。如果给MPV上纯电,那续航焦虑会更严重,中国车企的办法是从设计和补能上入手。
有的车企选择用设计降低风阻系数,降低能耗。比如理想MEGA凭借神似高铁子弹头的外形,将风阻系数降到了0.215Cd。小鹏X9采用了小鹏下一代的电驱系统,在同样的800V高压SiC碳化硅平台下,支持最高315kW的直流快充,可以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200km”。
魏牌高山则把重点放在了车内空间上,尺寸全面超越行业“标杆”埃尔法,车内高度达到了1277mm,即便是身高1.2米的儿童,也能在车内直接走到第三排。
在智能驾驶上,市场也出现了两极分化,这也给车企提出了挑战。其中的表现是,中国车企疯狂“卷”智能化,导致在产业链上拥有了优势,可以给不同级别的车型赋能。
2022年上市的新款宝骏KiWi EV,搭载了大疆的灵犀智驾系统,这套系统选择的是纯视觉路线,能覆盖全国城市,而它的售价区间是7.78元-10.28万元。
车企能学到哪些“经验”?
比亚迪的“遥遥领先”,是理解新能源汽车市场为何会出现两极分化趋势的逻辑。
在比亚迪的销量结构中,混动和纯电的占比十分接近。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前十名中,只有三个是纯正的纯电路线,分别是蔚来、小鹏和广汽埃安,其余要么是只有混动,要么是混动+纯电。
这向我们说明了一点,那就是纯电虽然声势大,但混动的市场需求不可小视。车企做新能源汽车时,选对动力路线很重要。
日系的经历也可以证明这一点。日系虽然也认为FCV(电动汽车)是汽车行业的未来,但它们选中的路线是氢能,而氢能汽车全球市场的单季度销量只有5000辆左右。如果只看技术,氢能有其独有的优点,但如果着眼商业化,氢能缺乏政策层面到商业层面的体系支持,日本政府虽然制定了很多支持氢能的政策,但氢能不是国际上的主流选择,因此还是难以规模化。
在新能源时代,品牌定位的准确性比以往都更高。这与第一点有关,正是由于混动没有续航和补能焦虑,其覆盖的市场范围才能更大,如果能让用户没有这两方面的焦虑,品牌就会一个好的开始。
以比亚迪王朝网的秦为例,它是王朝系列首款紧凑型轿车,而这个市场的用户,对经济性要求高。而秦最大的特点是配置高价格低,今年又推出了冠军版,把价格拉低到了10万元以内。
深蓝的逻辑和比亚迪相似。长安旗下的新能源品牌并非它一个,但它的销量最高,这得益于上面说的押注混动(增程)路线,叠加价格区间处于大众市场范围。
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有四方势力。其中,蔚小理、问界等新势力是一方,特点是强调智能化;长城、吉利、江淮等自主品牌是一方;合资品牌是另一方。还有一方不以车企身份参赛的“势力”,那就是华为。
以往,我们提起华为“造车”,想到的是它在智能化领域的积累。但从2023年开始,我们在SUV、轿车和MPV(瑞风RF8搭载了鸿蒙车机)市场上都看到了华为的身影。这几方势力是主导和重塑行业格局的主要力量。
着眼行业的历史进程,我们还看不到竞争趋缓的苗头。可以确定的是,现在这几方势力都拿到了割据的名额,但势力中的成员还会有变化。在这个前提下,无论是新势力还是合资品牌,都要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继续“煎熬”。
原文标题 : 2024新能源汽车市场迎来两极分化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