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索19亿,许家印的恒大汽车,面临新一轮的瓜分潮

山海汽车
关注

许家印被强制后,其本人的命运几乎是盖棺定论。但其名下企业资不抵债,债务庞大且复杂,对其企业的清算迟迟未有进展而陷入沉寂。

而随着恒大汽车的一纸公告,打破了这一局面,新一轮瓜分潮,来临了。事由是恒大爆雷前坑的最后一笔19亿巨款。

19亿,做完这单就收手冤大头是地方部门

5月22日,恒大汽车发布公告,显示其被地方政府追索19亿,为解决此问题,恒大汽车积极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

说白了就是不想给,或者晚点给。有没有能力给是另外一回事。

根据公告内容显示,恒大汽车被追索的19亿,原本是地方政府给予恒大汽车的各项奖励和补助。

随着恒大的爆雷,其承诺的产业和产值成为空话,地方政府由此提出解除合同并追索给出的奖励和补助,也属合理。

此处小编感叹,见过企业被地方坑的,没见过地方被企业坑的,一出手就是19亿,除了恒大能做到,也没有谁了。

由此可见,许家印是一视同仁的,跟恒大沾边的都雨露均沾。银行、供应商、购房者以及员工,现在又爆出来的地方部门,无一幸免。真是整个产业链条吃一遍,不遗漏一个环节。

同时,我们要注意下时间:

协议是19年4月底签署的;款项最早是5月份打的,雷是9月份爆的。恒大掐点能力不是盖的。

把这19亿认定为爆雷前最后一次出手,不为过。

这个冤大头是谁呢?

恒大汽车生产基地有三个广州、上海和天津;恒大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只有一个:沈阳。冤大头应该就在这几个里面的一个。

对于地方而言,骗了19亿“身子”,在所不惜。时间成本和错失的机会,是追不回来的。

以广州为例,在恒大霸占了南沙汽车产业名头的情况下,南沙错失了新能源汽车招商落户的最佳时机,或由此导致广州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的败落。

地方参与恒大汽车面临新一轮瓜分

随着恒大汽车的自我曝光,标致着地方参与到恒大汽车的瓜分当中,且成为了推动者。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下,“地主家也没余粮”是地方部门成为恒大汽车新一轮瓜分着参与者和推动者的主要原因。

地产哑火,卖地收入断崖式下跌,伴随大家感同身受的经济大环境,地方财政收入吃紧的情况下,也只能看看恒大汽车还能不能要回点啥了。

否则,谁愿意跟恒大汽车公开要饭呢,毕竟被“骗”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被骗的主,是一线城市,都开始对恒大动手了;其他二三四线城,财政状况可想而知,恒大在本地的资产,估计早就摆在了地方部门的案板上,捉摸着怎样在合情合理合法的基础上,瓜分恒大资产以保证本地口粮了。

一场瓜分潮,也许已经悄无声息地开展了。

瓜分有用吗

瓜分恒大资产,有两个问题需要需要解决,一个是可行性,另一个是可能性。

可行性方面,主要是指合乎法理。

如同上述地方部门追索19亿。这19亿的性质如何认定,是个技术活。如果被认定为一般债权,还是个没有担保的一般债权的话,那么就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在瓜分财产的优先级上,一般债券只排在股东前面,地方部门这19亿跟拿着恒大商票的供应商是一个地位的。而如果被认定为税务性质的应付款的话,则这19个亿是排在了前面,特殊情况下甚至优先于抵押债权。

这里需要理清的是,地方部门在瓜分恒大汽车的时候,如何不损害那些处于弱势地位债权人的利益问题。毕竟,地方部门具备天然的监管优势。

可能性方面,主要指恒大汽车还有多少可瓜分的资产。

目前看来,恒大资产都处于资不抵债的状态,根本无力偿还债务,瓜分之举显得徒劳;从未来看,恒大资产也很难翻身。恒大相当部分资产是地产类资产,目前地产的状况大家有目共睹。除非新一轮地产热潮再现,否则恒大地产绝无翻身可能;恒大汽车方面,大部分资产也和地产沾边,除了一地鸡毛,也无实质性资产。

无论如何看来,现在瓜分恒大的主都是输家,而真正的赢家,已经被“保护”起来了。

       原文标题 : 追索19亿,许家印的恒大汽车,面临新一轮的瓜分潮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