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已经要淡出公众视线的恒大汽车,没想到会用一种类似于法拉第未来的方式再次出现在大家眼前。
前段时间,法拉第未来的股价突然暴涨超过600%,成为了互联网中热议的话题。而恒大汽车这里发生的情况差不多:5月17日暂停交易前股价突然大涨70%,十日后,也就是5月27日,恒大汽车复盘并再次迎来了股价大涨,当天最高涨幅超达到113%,当前总市值为78.08亿。
至于暴涨原因,和十天前的停牌也有联系。当时恒大汽车表示会有重大内幕消息刊发而选择暂停交易,来到北京时间5月26日晚,恒大汽车表示该公司“31.45亿股潜在待售股份将即时被收购”,这些股份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约29%。
恒大汽车没有披露具体收购方是谁,而对于恒大汽车来说,部分股份寻得买家、股价上涨算是近来为数不多的好消息。就在不久前有新闻指出,因为销量不佳恒大汽车被相关监管部门要求退回已获得的政府奖励与补贴资金,达到19亿元人民币。恒大汽车也在公告中“摊牌”,表示“上述函件要求如最终执行会对本公司或各相关附属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产生重大不良影响”,进一步说明其难处。
而对更多的人来说,可能会更关心这家曾高调造车、市值一度超“蔚小理”的车企能不能借此“起死回生”。很多人往往会将恒大汽车和法拉第未来相提并论,而他们之间最相似的地方,其实是“空有名气,造不出车”。
在此前针对法拉第未来的文章里小通已经分析过,股价的上涨很可能是昙花一现,而现在这个结论放在恒大汽车上同样成立。
没有销量的“汽车第一股”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恒大汽车并不是一个从0开始创立的业务,而是从此前的恒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更名而来。从2019年算起至今恒大造车已有5年,其市值最高点时达到7856亿港元,力压比亚迪、“蔚小理”等一众新能源车品牌,成为了当时中国市值最高的汽车企业。
诡异的是,市值如此恐怖,恒大汽车至今交付的车辆却少得可怜。2021年,风头正盛(也可以理解为败绩未显)的恒大汽车车展上一口气展出了9款纯电动产品,不光是产品阵容,其展台面积和派头也远超一众中外头部汽车品牌。
然而,当时有媒体人在现场求证,发现展出的这一批车全部都是模型,一根电缆从展台底部接入模型车上,以此来为模型车上的一些元器件供电。实际上,最终走下产线的车型只有恒驰5这一款,截止2023年底,恒大汽车在天津的制造基地仅累计下线了1700辆恒驰5,其中1389辆用于客户交付。
事已至此,恒大汽车此前规划的产品矩阵自然成了空中楼阁,而随着绝大多数线下门店的关闭,恒驰5这颗“遗珠”也进入了名存实亡的状态。
再来看很大汽车的财务报表,2023年财报显示其全年毛亏0.51亿元,净亏损合计119.95亿元,虽然同比有一定减少,但总亏损依然达到了376.92亿元。有意思的是,2023年恒大汽车的营收居然还涨了,从2022年的1.34亿元大涨至13.4亿元。
只不过,营收的增加和卖车无关,因为其中有11.36亿元的收入来自物业销售,汽车业务的贡献率不足11%。一直以来,恒大汽车的营收都与汽车关系不大,因为公司前身是健康相关企业,恒大汽车此前的营收组成中有相当一部分(接近90%)是来自养生业务。
或许在平行时空中,恒大地产没有暴雷、恒大汽车能够将经营的时间维度拉长到十年、十五年,逐步完善渠道、产品等等,还有机会变成一家正常的汽车企业。只可惜没有如果,企业理念、内部管理、产品缺憾等多方面因素导致恒大汽车落得如斯田地。
要补的课太多
部分股份被收购可能会让恒大汽车继续“苟”一段时间,但不太可能帮助他们重回大众视野。恒大汽车当下的问题更多是在于公司底层和产品上,而且正常的生产经营、研发都中断了一段时间,要赶上大部队难度更高。
甚至说,虽然恒大汽车和法拉第未来是“难兄难弟”,明显恒大汽车的处境要更艰难一些。就目前来看,这两家公司都身背巨额债务,产品都处于难产或交付困难状态、股价表现都是低基数大回涨;然而,至少法拉第未来的确是一家身处美国的中国汽车公司,在美国政府大加关税、企图阻止中国新能源上下游产业链进入美国市场的大环境中,拥有一定的优势。
这也是法拉第未来能够股价大涨的底层逻辑,资本市场看好有一天法拉第未来能够成为跳板,帮助中国汽车企业进入美国市场,或者帮助美国车企得到中国企业的技术支持。
显然恒大汽车没有这样的行业优势,而且过去在管理层面的问题和现阶段产品的滞后,几乎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回到当前市场的主流视野中。
针对内部管理上的问题,有恒大汽车的前员工将其概括为“外行领导内行”“不尊重客观科学”等等,由于公司从其他业务转型以来、内部高管也多为地产集团内部空降,恒大汽车呈现出了一种“把车当房子造”的思维。
其中有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比如恒大汽车对“速度”的盲目追求,刚转型不久就大拉资源上马项目,希望以最快速度完成车型研发、量产,然后交付。在汽车行业中,一款新品的开发周期一般是三年半,然后才是量产和交付,而恒驰(恒大汽车的品牌名称)从19年中开始设计到2021年4月亮相9款车型,时间也不过2年。
在这里小通举一个更直观的例子,被称为“行业奇迹”的小米汽车,从产品立项到正式交付也还是花费了3年时间,这还是雷军倾注了大量人力物力、挖来无数人才和得到北京汽车的支持下才能完成的壮举。可想而知恒大汽车的产品思维完全违背行业客观规律,也由此导演了车展上用模型车示人的滑稽一幕。
另一方面,由于房地产业务带来的澎湃资金,恒大汽车高层出现了一种“反正我有钱,没什么搞不定”的盲目自信,而这种自信非但没有让恒驰5的产品力得到提升,反而导致了铺张浪费。
据了解,到2021年恒大汽车才宣布造车两年,就已经投入了470亿元,作为对比小米造车三年,总投入才100亿元左右。在宣传上恒大汽车也延续了房地产的营销思维,一律高举高打,其中比较典型的行为包括设立了一系列前瞻研究院、要在全国建十个研发基地等,然而当时恒大汽车的实际情况是首款车型还没有下线,甚至天津工厂的产能也没有吃满。
最终,不节制的挥霍让恒大汽车还未有任何实质性的商业进展就已经背上了巨额债务,而随着房地产业务的暴雷、资金链断裂,彻底让恒大汽车一蹶不振。
事到如今恒大汽车想在产品上奋起直追估计也有心无力,2020年的时候恒驰5的产品定位的确比较超前,已经规划了搭载8155芯片、智能语音助手、智能网联等能力,但现在纯电动车以AI大模型的结合为主流,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能力积淀,再加上三电等底层架构上的代差,哪怕恒驰5“焕新上市”恐怕也是无人问津。
小通只能说,车企的失败总会有一种“宿命感”,固然有不少车企的失败是因为“时运不济”,但更多的失败本身,可以从公司内部找到根源。自然而然的,短期的股价浮动不太可能给恒大汽车带去转机,它的命运又该何去何从?
来源:雷科技
原文标题 : 股价暴涨易,恒大汽车翻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