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谢泽锋
编辑 | 杨旭然
法国巴黎车展上,面对中国电动车的大放异彩。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展台上满面愁容,他当众疾呼:“欧洲必须觉醒”。
不仅法国,长久屹立于世界汽车强国之林的德国,也感受到到了来自东方的威胁。
前三季度,中国汽车出口量超过德国,仅次于日本。
前八月,中国出口到德国的汽车超过8400辆,虽然这一数字不及德国汽车在中国销量的零头。但这表明,曾经的学生,开始尝试着到老师的地盘上抢生意了。
比亚迪和一众新能源汽车企业快速崛起,大众集团在中国的市场遭到蚕食,直接导致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下课”。
中国汽车行业的崛起正在成为事实。电动车极有可能成为继高铁、核电之后,中国制造业出海的第三张“金色名片”。
现代版“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故事,正在真实上演。
只是这一次,相比百年前会有截然不同的结局。
01
从仰视到抢食
2005年,江铃陆风代表中资车企,第一次来到德国。
当时,仅售1.5万欧元的陆风X8,用极具诱惑性的价格俘获了一部分消费者,车展期间卖出了300多辆。
随后,挑剔的德国汽车界对这款车进行了安全碰撞测试,结果惨不忍睹:发生碰撞后整个车体全部散架,车内假人全部死亡。评测机构德国汽车俱乐部直接给出0分,这是其二十年历史中的第一个零分评价。
陆风很快黯然退场。后来的双环、华晨等车企也同样败走德国。当时的中国汽车,给德国人留下的印象还是价低质劣、安全系数低、设计贫乏。
17年之后,国产汽车再次征战海外。这一次,中国车企已非吴下阿蒙。
国庆假期,比亚迪和德国租赁公司SIXT签署合作协议,比亚迪将在未来六年,为后者提供10万辆汽车。
德国媒体惊呼:“中国汽车早已与特斯拉平分秋色。中国人现在将实现梦想,而德国、欧洲和日本汽车制造商将付出代价。”租车巨头Sixt选择牵手比亚迪,而非大众,更是刺痛了德国汽车业的神经:“沃尔夫斯堡再无人嘲笑中国竞争者。”
众所周知,德国汽车工业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凭借苛刻、严谨的工程师文化,这个国家诞生了大众、宝马、奥迪、保时捷、迈巴赫等等享誉世界的汽车品牌,长久霸占世界汽车第一强国位置。
在汽车发明后的130年里,中国企业一直在以学生的姿态仰视德国同行。
130年之后,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赛道超车,建立了从动力电池到整车制造再到配套服务的竞争优势。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了221万辆汽车,德国为190.91万辆,中国比德国足足多出口了30万辆。
如果没有新能源汽车的崛起,这个数字是难以想象的。
这是一个标志性的反超,数据证实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了跨越式增长。
和2005年的陆风汽车相比,如今的出海汽车产品价格和质量都有了大幅提升。比如,比亚迪在欧洲首发的三款新车,包括ATTO3(元PLUS)、汉EV和唐,价格达到了3.8万欧元、7.2万欧元和7.2万欧元,折合人民币26.3万元、49.8万元和49.8万元。三款车比国内同款普遍贵出了10万元。
比亚迪进军欧洲的三款新车,来源:比亚迪
可以看出,中国汽车出海已经开始摆脱“低质低价”的标签,并在汽车强国的地盘抢食。在欧洲市场,中国品牌已经占据了10%的电动车市场份额。
巴黎车展就是一次“微缩版”的车企较量,这次车展上“要么是中国的电动车,要么就不是电动车”,中国车企“发起了大规模的欧洲攻势”。而雷诺、标致、雪铁龙、DS等法国汽车明星则黯淡无光。
法国总统马克龙出现在比亚迪展台时,心情复杂,他脸上愁云密布,见不到丝毫笑容。随后,他在讲话中表示,面对美国和中国在电动车领域的优势,“欧洲必须觉醒”。
一个大国总统说出如此言论,侧面印证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强势崛起。
02
从送市场到出海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汽车工业奠基人饶斌提出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带领团队出国探访外国车企,寻找建立合资公司的可行性。“市场换技术”的思想由此萌发。
当年面对行业基础薄弱,产业链缺失的窘境,中国只得打开国门邀请合作者。但当我们刚刚抛出橄榄枝时,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蛋糕,国外响应者却寥寥无几。
当时只有美国通用、福特和德国大众较为感兴趣。饶斌带领团队,经过60多轮谈判,最终与大众初定合作15万辆的项目,因为只有他们愿意提供1982年产的新车桑塔纳。而当中国代表团赶赴德国时,大众内部却出现了分歧,主抓财务的总裁认为这样大的项目投资多、利润少,而且外汇难以平衡,于是派人到北京打退堂鼓。
饶斌后来提出,将15万的规模压缩为3万,这样一来可以少投资、快见效,通过先试点,再以滚雪球的方式发展,这个建议获得大众公司高层的认可。此后,“桑塔纳模式”开启了中国汽车合资时代的新篇章。
1983年4月11日,第一辆“中国组装”的桑塔纳轿车下线
但经过近40年的努力,中国已成长为全球汽车产销第一大国,但开放市场似乎没能换来核心技术,民族汽车工业甚至有沦为外资车企组装厂的趋势。
燃油车时代,技术鸿沟犹如天堑般难以逾越,中国企业要想和巨头们正面抗衡、建立品牌实属不易。
在汽车电动化的历史拐点,成了中国汽车产业迎来弯道超车的机遇。而一贯在新能源政策上颇为激进的欧洲车企,反应略显迟缓。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井喷,被看作“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元年”。这一年新能源汽车出口31万辆,同比暴增3倍。其中欧洲的贡献度最高。
“欧洲市场已占据出海50%左右的比例,从2021年开始,欧洲市场就超越亚洲市场,成为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出口市场。”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曾公开表示。
来到2022年,新能源汽车出口持续火爆,前三季度新能车出口38.9万辆,同比增长超1倍。而且前八月,就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从出口均价来看,纯电动车的价格明显提升。2018年,我国电动车出口均价只有区区0.2万美元,2020年上升到1.1万美元;2022年均价提升至1.99万美元。其中,8月份更是达到了2.58万美元历史最高水平。
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丰田、本田等日本车企凭借优秀的节油技术拿下美国市场。近年来,传统车企的“诺基亚时刻”出现,同样的窗口正摆在中国新能源车企面前。可以说,这是一次历史性机遇。
放眼全球,当下的欧洲是新能源出海的绝佳区域,政策大力扶持,资源相对短缺,原材料价格上涨,成本和效率亦不如中国车企。
抛开情绪,认清楚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在全球具有优势,并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