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汽车:虚晃一枪还是“死而复生”?

胜马财经
关注

恒大汽车谜底待解

作者 | 胜马财经 辛子墨

编辑 | 欧阳文

沉寂已久的恒大汽车(00708.HK)在5月末连发公告。

胜马财经获悉,5月26日,恒大汽车披露了一项潜在的股份出售计划,并宣布向联交所申请于5月27日复牌。根据相关公告,恒大汽车拟出售31.4469997亿股股份,占公告日期全部已发行股份的约29%。尽管公告中并未披露潜在买方的相关信息,但买方的出现或将缓解恒大汽车面临的资金难题。

对此,恒大汽车表示,条款书中还提及订立一份授信协议,潜在买方将向其提供信贷额,以支持其电动汽车业务的持续运营和发展。这意味着,恒大汽车或将迎来“救命钱”。

公告发布后的次日,恒大汽车复牌,高开高走,盘中一度大涨超过110%,5月29日,公司股价仍有小幅上涨,收盘价0.6港元,总市值约65亿港元。这一次,恒大汽车真的可以死而复生吗?

前次输血告吹

根据5月26日的公告显示,潜在卖方合共持有63.47948亿股恒大汽车股份,占全部已发行股份的约58.5%(潜在待售股份)。一旦签订最终买卖协议,根据其条款和条件,拟定其中的31.4469997亿股(约占恒大汽车已发行股份的29.0%)将被即时收购;另外32.0324803亿股(约占恒大汽车已发行股份的29.5%)将成为潜在买方在协议签订后一定期限内的可行使选择权的标的。

据了解,恒大汽车三大股东分别为恒大健康、中国恒大以及Acelin Global Limited,合计持有58.5%的恒大汽车股份。具体来看,中国恒大持有63.47948亿股恒大汽车股份,与上述数字相对应。

恒大汽车在公告中提到,条款书中还提及订立一份授信协议,潜在买方(或其经本公司同意后指定的另一方)将向其提供信贷额,以资助本集团持续经营及发展本集团电动汽车业务。

不过,在外界认为恒大汽车将迎来新的“白衣骑士”时,中国恒大发布的一纸公告让恒大汽车能否被接盘再生悬念。5月27日,中国恒大发布公告称,本公司及潜在卖方与潜在买方于5月16日订立不具约束力的条款书,或会就买卖潜在卖方所持中国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股份订立最终买卖协议。潜在交易尚待进行进一步尽职调查以及买卖协议获得签署后坐实,并受限于该协议的条款及条件,故潜在交易可能会或可能不会进行。

胜马财经注意到,恒大汽车要卖身,已经不是第一次。

去年8月,恒大汽车曾与阿联酋国家主权基金持股的上市公司“纽顿集团”签订协议,后者将以约38.9亿港元的总价认购恒大汽车超61.77亿股份,并持有恒大汽车经扩大后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7.5%。

同时,为支持恒大汽车业务复苏,在满足先决条件后,纽顿集团将提供6亿元人民币的免息及有担保过渡性资金,用于恒大汽车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

彼时,恒大汽车表示,牵手中东资本,将有效解决恒大汽车发展面临的资金难题。在外界看来,纽顿集团的资金对于连年亏损的恒大汽车无疑是救命钱。

但随后,由中东土豪背书的纽顿集团被媒体扒出公司实控人其实是天津人,公司前身是一家天津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此外,其虽然在美国上市,但公司连续三年零营收,截至2022年末,总负债7197万美元,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只有约2.119亿美元。

随后,不出所料,今年4月,恒大汽车发布公告称,与纽顿集团签订的战略投资协议终止。引入战投未果后,让恒大汽车的压力进一步增大。而本次潜在买家能否对恒大汽车‘输血’,也成为其能够起死回生的关键。

恒大汽车的AB面

从财务情况上看,恒大汽车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恒大汽车的资产总额为348.51亿元,而负债总额高达725.43亿元。其中,借款为264.84亿元,贸易及其他应付款为430.12亿元,其他负债为30.47亿元。同一时期,恒大汽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为1.29亿元。

另外,截至2023年末,恒大汽车的亏损为119.95亿元,较2022年的亏损276.64亿元有所减少。然而,公司5年以来的累计亏损已达1108.41亿元。

在5月26日的公告中,恒大汽车还强调集团目前资金严重短缺。天津工厂自今年年初以来已停止生产,截至公告日期,尚未恢复。

屋漏偏逢连夜雨,高负债下,恒大汽车近日还被要求归还补贴。5月22日,恒大汽车收到地方行政部门的解除协议函件,要求退回19亿元的奖励及补贴。2023年年报显示,恒大新能源汽车(天津)有限公司于2022年9月正式量产,但截至2023年12月31日,仅生产了1700辆恒驰5汽车,累计交付超过1389辆,未达到相关要求。

不过,市场公认的是,恒大汽车目前仍有一些价值。

前几年,许家印通过买买买的方式,把能买的核心技术、能买的企业,统统买下。恒大汽车通过并购入股,先后拿下销售端的广汇集团,动力电池领域的卡耐新能源,瑞典新能源车NEVS,还有乘用车轮毂电机技术、充电桩公司等。

在车没造出来时,恒大汽车的产业链就已经很齐备了。除此之外,恒大汽车还拥有其他企业羡慕的新能源车资质。

胜马财经了解到,目前,国内新能源车的资质已显稀缺,去年就有消息称,新能源车生产资质不允许销售,只能注销。连小米汽车的牌照,都是宝沃注销后才获得的。目前,不少新能源车企只能选择代工这条路。因此,这些软硬件设施对于其他希望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企业来说无疑是具有一定价值的。最后,恒大汽车这个上市公司“壳”资源,也还有一定的吸引力。

目前,市场普遍认为,虽然恒大汽车面临的问题是由多方面导致的,但其受恒大集团业务影响是最大的,如果恒大汽车能从恒大集团剥离,电动汽车业务进行独立发展,或许仍有一线生机,但也有业内人士推测,此次背后的出资人大概率来自许家印或丁玉梅的海外资产,目的是榨干恒大体系最后一点价值。

因此,恒大汽车此次的卖身,究竟是白衣骑士雪中送炭还是恒大内部的辗转腾挪,仍要等待时间来揭晓答案。

胜马财经诚意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原文标题 : 恒大汽车:虚晃一枪还是“死而复生”?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