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传统车企何时学会新势力的吹牛风格?

路咖汽车
关注

大众、丰田、BBA、吉利、长城们,为什么不会像蔚小理、余承东、贾跃亭们那样,说夸张的话,吹很大的牛?

2022年,就这么快速并悄然的消逝了。依然有很多地方不让放炮,于是过年的分水岭,变得愈发淡薄。

就在过去的这一年里,汽车领域我们照例能想起一些金句,比如“500万内最好的SUV”“50万内最好的SUV”“现在买燃油车,就像智能时代买老年机”“1年时间销量超越宝马3系”。

细数一下中国汽车近10年的众多金句,我们能发现一个规律,越来越多的话语权被中国汽车掌控,而这也直接催生了新广告法的诞生,企业在宣传中不得使用最高级等方式进行表达。历史总在循环,很多维度的事例,其实和19世纪下半叶美国经济快速发展时,“只要能发财,其他都不顾”的模式逻辑一致。

智能+新能源汽车,无疑是全球的朝阳产业,因而一家家杀入其中的企业都想做出头鸟,发表一些夸张的言论让人记住。

要是给中国汽车这一领域的名人做一个分类,那前三排名大概是贾跃亭、余承东、李想。总之,不管怎么说,可以预见的是,2022年的金句不少,2023年更会只多不少,因为如果不能产出金句,大概率就会被消费者所遗忘或忽略,属于开局不利。

话可以大胆说,新势力们基本都这么想

前有贾跃亭的下周回国,为梦想窒息,现有500万内最好的SUV。2023年,很多金句还会继续诞生,在之中你我能很清晰的发现一个规律,即“在当今这个年代,一旦逻辑成立,很多时候都能让外界产生初步认同,进而产生兴趣进行认证。”

所以,FF法拉第未来依然能在美股完成上市,进行融资,所以理想、华为等等,每次引发高热度之后,也都能在上市初期实现很多的体验店引流。这一类的例子有很多,但最终,每一次的Flag能否延续下去,企业能否得到中长期的生命,就要看消费者验证。

做得到,那之前夸张的牛皮,便成为了功绩与背书。就像迈克尔乔丹走进客队的更衣室,告诉防守人今天晚上要在你头上砍超过50分,最后砍下54分,以及拉里伯德说,一会我就在这绝杀你,那样。

而如果做不到,那企业短时间遭遇生死之局也是社会里的常态。

中国最早成名的那一批新势力中,威马汽车,刚刚在与吉利的庭审中败诉,被判侵害商业机密,企业内部裁员、减薪,被相关部门冻结1.3亿元人民币财产,3年亏损175亿元,销量落后、现金流紧绷。如今在冲击第三次IPO的它,已经是“要么上市,要么倒闭”的阶段。而在它发展的初期,2019年时曾经立下过10万台/年的交付目标,而最终实现的不到20%。

它的掌门人沈晖也曾经说过无数多的金句,但如今并没有人记住,全因人类社会的成王败寇,除非企业起死回生。

2022年并不快乐的马斯克也一样是典型案例,随着时间的流逝,相信大多人能记住的是他关于去火星的金句。却忘了,他立下过2022年之前就打造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出租车车队,实现自动驾驶的Flag。但资本市场总是现实和冷酷的,一次次的失约之后,加之全球经济下行,做高者已赚的盆满钵满,所以借着收购推特、未完成150万/年的目标,这2件利空消息,特斯拉的股价如今腰斩有余。

不过,很多前例在此,却也依然挡不住更多的车企进入吹牛、立Flag的循环。毕竟,在当今的智能移动信息时代里,你不说话,消费者就认为,你不存在。就像人在自卑时喜欢刷存在感那样,一众待发展的企业们,也总喜欢说出夸张的话。

尽管人与人的性格和三观都不同,但总归要陆续匹配一个规律,随着家业愈发大、见识越发广、经历愈发多,人会愈发沉稳下来,选择让自己安静下来。就好像家里的长辈总会教育孩子“话多”那样,语多必失,会吃亏。

另外,还有一件事十分有趣,你以为老牌巨头、传统车企在这么多年里是不是没有说过大话?答案也是否定的,在它们想要杀出重围的时候,也会说那些后世看来出格的话。

2022年的中国车市销量冠军比亚迪,王传福曾在2010年时立下过年销量80万台的目标,4S店渠道疯狂从600家增至1200家。但后续,裁员、退网、2011年发生首次亏损,王传福曾对外表示,2010年那道坎,比亚迪和他花了3年时间才过去。而后,比亚迪内部对老板的发言,慎之又慎。

22年前的2001年,吉利刚刚诞生,随着那句“汽车不就是四个轮子和一个沙发”之外,还有一句“福特、通用快要关门了”。

要是你愿意深挖,那每一家企业在发展初期的时候几乎都很敢说话,为了得到声量企业能顺利发展,被打脸不算什么,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一样。

声明: 本文由入驻OFweek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侵权投诉

下载OFweek,一手掌握高科技全行业资讯

还不是OFweek会员,马上注册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资讯 >
  • 长按识别二维码
  • 进入OFweek阅读全文
长按图片进行保存